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25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Scarites terricola pacific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非常近似Scarites terricola;體長約15-20mm;體黑色具有些許金屬光澤;前胸背板略呈矩型;翅鞘兩側幾乎平行,前緣兩側弧形彎曲;翅鞘縱紋不明顯,其中具有兩個剛毛窩。前足脛節末端具有兩根刺,中足則是一根。
Ctenoplusia furcifera furcifer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oughton Mifflin出版公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oughton Mifflin出版公司成立於1832年。該公司目前的指定國際標準書號(ISBN)為0-395。1991年內出版新書190種;1992年211種;1993年出版230種。該公司目前印行的書籍則共有3,000種之多。該公司給予書店批購的折扣價格從53%(2,000本以上)到20%(1-14本)不等。書籍只要繼續印製發行,且狀況良好皆可退換。
  Houghton Mifflin出版公司出版的書籍是以一般文學、小說、書目、傳記、歷史、詩集、兒童圖書、參考圖書和中小學、大專教科書為主。其他還包括教育性及商業用軟體等。年銷售額為美金466,800,000元。
 ...
Choroterpes trifurcatu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稚蟲有下列形態特徵:1. 全身體色:背面界於黃色與棕色間,腹面則為白色。 2.頭部:小顎有長齒狀突起位於小顎內前側角,小顎之外瓣-內葉複合體(galea-lacinia)前緣處有15-17根細櫛齒。小顎鬚內緣具細長毛。 3.腹部:腹節第八至九節的後側內緣突起且有次生棘。腹鰓I細長且具有細毛,腹鰓II至VII的鰓葉端部皆具三個細小的突起,各腹鰓皆具兩片鰓葉。 4.卵:卵殼表面有星形脊起。體長:老熟稚蟲,雄蟲:4.10-5.20mm。雌蟲:5.02-6.02mm。
Cheilolejeunea trifar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aenis granifer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稚蟲與同屬之C. argillosa相當相似,可由下列形態特徵分辨: 1.頭部:頭部表面密生圓形顆粒。 2.胸部:前翅芽表面具有寬窄交錯分布的顆粒狀帶。另外,中、後腳的腿節具長尖毛(與C. argillosa不同,不具有雙叉棒狀毛)。 3.腹部:第八腹節背板後緣僅具有長細毛,第九腹節側緣具有長短交錯生長的細毛。腹鰓II大型,骨化且具保護性(在此稱之為保護性鰓(operculate gill)),會蓋住其後的鰓葉。保護性鰓底色為白色,但有三塊棕色區域分別分布在Y形脊的中脊兩側及內、外脊之前。另外,在保護性鰓表面密生圓形顆粒。 保護性鰓之後側緣具有長短交錯生長的細毛(與C. argillos...
Metacalypogeia alternifol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雖然與Metacalypogeia cordifolia相似,但是其產地海拔較高,葉密集疊生,較凹,腹葉大,且連生,寬度為莖的3倍以上。
Lipocrea fusiformis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蛛體長9 ~ 11 mm。背甲淡黃白色,背甲後半部有一條狀深褐色斑,放射溝深褐色。上、下顎、胸板、觸肢與步足皆呈淡黃白色。腹部呈圓柱形,前後兩端尖,整體近似梭形。背面淡黃色,有一不連續線黑帶,帶緣有六對黑點。腹面淡黃色,有一白帶,帶緣有一V型黑褐色斑。 雄蛛體長5 ~ 6 mm。外型相似於雌蛛。
Bryaxis planif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色,足和小顎鬚為均一淺棕色。背幕狀骨穴可見,若退化,則幕狀骨端點起源於凹刻。雄蟲前胸背板中央較接近側緣處有更多之粗糙點刻。
Anectropis semifasci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翅長約 30-34mm;觸角絲狀,雄蟲者腹側具纖毛;整體暗藕褐色;前翅前翅頂角鈍,外緣向外彎,前中線與中線呈黑色稍寬帶暈,後者於端室外側外彎,端室末端外側具有橫向細黑色線紋,後中線僅近前緣1/4段隱約可見,亞外緣中段具有一白色點斑;後翅色調較前翅者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