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1.08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I+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為「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為美國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所提出的第二語言習得假說之一。此假說強調第二語言學習中,輸入(input)的重要性,而且輸入得是學習者本身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再加上超出學習者程度一點的輸入。 "i+1"中的"i"代表可理解的輸入(comprehensible input),而"1"則代表超出學習者程度一點的新訊息或語言結構輸入。
是因智能障礙引起,因為智能障礙兒童有語言障礙是很平常的。 三、聽力評量兒童若有聽力障礙的話,由於接受訊息有問題,造成兒童無法有效的學習,就可能會有語言障礙。 四、障礙評量知悉兒童有哪一類或哪幾類的障礙。例如了解是聽力異常還是構音異常,亦或是兩者都有,以做為治療的依據。 五、輔導或矯治計畫根據障礙種類做輔導,比較簡單的矯正由父母親或老師就可輔導。若困難度高的則由醫院復健科的語言治療師來負責治療。 語言障礙兒童的安置原則如下:1. 輕中度障礙者:於一般學校之普通班、資源班就學。2. 重度障礙者:於一般學校之資源班或特殊教育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