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0.5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越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越有處女,精劍術,國人稱善。越王句踐謀復吳仇,乃女問劍戟之術。女將見王,道逢老翁自號袁公,試女劍術,袁公不能敵,後變為白猿而去。既見王,王加女號為「越女」,使教軍士。見漢.趙曄《吳越春秋.句踐陰謀外傳》。
情親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情投意合」典源作「意同情合」。馮衍,字敬通,東漢辭賦家,京兆杜陵人,生卒年不詳。少時有奇才,博通群書。王莽時馮衍辭不肯仕。新朝末年入更始政權,後與鮑永歸降光武帝,但光武帝埋怨馮衍遲不歸降,所以未加重用。後來外戚陰興、陰就因敬重馮衍的長才,馮衍即與之交往,並被請為司隸從事。馮衍寫了一篇〈與陰就書〉,說自己與陰就「意同情合」,並感謝陰就提拔之恩。因光武帝剷除外戚勢力,馮衍也因此獲罪,免官歸里,閉門自保,潦倒而死。後來「情投意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彼此的感情和心意相契合。
經濟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國安民的才幹。元.鄭光祖《伊尹耕莘》第二折:「此人有經濟之才,安邦之策,欲令你去徵此人。」
大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媒人。《通俗常言疏證.婦女.大賓》引《金陵雜志》:「俗云:一家有女百家求,……說媒者以婦人說合居多,必先言定金若干,合婚後,男女家另擇媒人,謂之大賓。」
廣方言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同治初年,蘇州巡撫李鴻章於上海設立廣方言館,招學生四十人,延中西教習,分教外國語、經學、史學、算學、詞章等科,以培養翻譯書籍的人才為宗旨。
縞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白絹所製的帶子與麻布所製的衣服。典出《左傳.襄公二十九年》:「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比喻朋友間的相互餽贈。隋.孫萬壽〈答楊世子〉詩:「縞紵始云贈,膠漆乃相投。」
名譽校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校長榮譽名銜而不實際擔任校長職務的人。如:「本校請王教授擔任名譽校長。」
禮賢好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地位者能尊禮有才德的人,延有識之士。《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二位先生這樣禮賢好士,如小弟何足道!」也作「禮賢下士」。
弓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彎底的鞋子。後用來泛指纏足婦女所穿的小腳鞋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娘只得披繡襖,倒靸弓鞋,走出房門外。」
造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安分,製造動亂。《三國演義》第四一回:「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將文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