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珠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位於廣東省境,為南諸水所歸,因江中有沙洲稱為「海珠」而得名。上游分西江、北江、東江,匯而為一,由虎門入三角江注於南海。為中國第三大川。也稱為「粵江」。
濕浸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潮溼浸透的樣子。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喒也曾濕浸浸臥雪眠霜,喒也曾磕擦擦登山驀。」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也作「濕津津」。
董氏封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賈直言貶官南,訣別前,請妻改嫁。然董氏未答,而以繩束髮,且用布帛密封,使直言於帛上署,並云:「非君手不解。」二十年後,直言還,布帛才得解開。然當沐浴時,頭上髮絲已全然脫落。典出《新唐書.卷二○五.列女傳.賈直言妻董傳》。後世遂以董氏封髮象徵婦人守節的志氣。
白毛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風雪。如:「荒郊野中碰上白毛風,那可真是駭人的經驗哩!」
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秋之間,出現的如虹之暈。為颶風來臨的前兆。唐.白居易〈送客春遊南二十韻〉:「天黃生颶母,雨黑長楓人。」唐.劉恂《表錄異.卷上》:「南海秋夏閒,或雲物慘然,則其暈如虹,長六七尺,比候,則颶風必發,故呼為颶母。」
補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麻將術語。凡手中有花牌或槓牌時,須由上補足牌數,此種程序稱為「補牌」。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走投無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走投無路」的「走投」是「走而投向」的意思。宋代范成大有一首〈初發桂林有出之喜但病餘便覺登頓至靈川疲甚自歎羸軀乃無一可偶陸融州有使來書此寄之〉詩,中間有兩句:「走投破驛宿,強飯不下咽。」就是說一路奔波,投宿在破驛站,勉強想吃點東西,卻嚥不下去。所以「走投無路」的意思就是不知走向何處、投向何方,眼前無路可走了,用來比喻一個人陷入困境。元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
南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南部橫貫公路的簡稱。起自臺南市玉井區,穿越中央山脈,至臺東縣海端鄉後與環島公路網相接。全長173公里,沿途山重疊,風景秀麗,冬季常飄雪。
竹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製的轎子。元.尹廷高〈雙溪道中值風雨〉詩:「竹輿咿𠵣嶇崎,三宿纔方出翠微。」也稱為「竹箯」。
擔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扁擔。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二折:「坐著舉擔杖,則落的村酒漁樵話兒講。」元.宮大用《七里灘》第一折:「驀登崗,拽著個鈍木斧繫著麤麻繩攜著條舊擔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