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坐板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夏季坐日晒後的几凳,或久坐陰之地,以致熱凝滯於臀部而成的瘡瘍。形如黍豆,色紅作癢,甚則熱痛如火燒。
蠟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蠟製成的圓形外殼,中置書狀,可防止洩漏及潮。《新唐書.卷一五三.顏真卿傳》:「肅宗已即位靈武,真卿數遣使以蠟丸裹書陳事。」也稱為「蠟彈」。
燔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特殊的針刺法。其方法是將金屬針的尖端燒紅後,迅速刺至人體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並迅速拔出。這種方法多用於治療外科某些疾病及風性關節炎。也稱為「火針」、「燒針」。
淚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淚腺分泌的無色透明液體。具有潤眼球表面、清洗眼球角膜,維持其光澤與透明的功用。
犯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觸發潮。《官話指南.卷三.使令通話》:「牆上的紙,因為犯潮,都搭拉下來了。」
石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原稿製成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的印刷版,以油質堊筆描繪圖案,再用海棉潤石版或加工金屬版,圖案部分即產生拒水作用。後以沾有油性藥墨的滾筒轉過石版或加工金屬版,版面上圖案以外的含水部分,則發生拒油作用,而描繪部分則著上油墨。最後,再上機印刷。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濕浸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潮浸透的樣子。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二折:「喒也曾濕浸浸臥雪眠霜,喒也曾磕擦擦登山驀嶺。」元.孟漢卿《魔合羅》第三折:「我則見濕浸浸血汙了舊衣裳,多應是磣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瘡。」也作「濕津津」。
填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償還、報答。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我特來填還你這淚搵鮫鮹帕。」《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佛說戒殺,還說殺一物,要填還一命。」
鏈球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微生物。革蘭氏陽性球菌,以排列成鏈狀而得名。區分為α型及β型等,以β型的致病性較大。可引起扁桃腺炎、猩紅熱、風熱等。盤尼西林、紅黴素等抗生素,對其抑制效果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