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8.14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九九登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桓景從費長房遊學經年。一日,長房告桓景,九月九日將有災厄,宜全家各作絳囊盛茱萸繫,登高飲酒,以去其災。景如其言,歸,見雞犬牛羊皆暴斃。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自此,後人乃習於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
木拐梯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時紋身刺青的花紋。《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弓》:「那廝身上刺著的是木拐梯子,黃胖兒忍字。」
團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體聚會。《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弓》:「眾員外便商量來請張員外同去出郊,一則團社,二則賞春。」
肐膊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關節。如:「別太使勁,小心肐膊肘子碰傷了。」也作「胳膊肘子」。
三角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肩肌的一部分,起於肩胛骨及鎖骨,止於上骨外側,收縮則使手上舉。也稱為「三棱肌」。
長命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端午節時,繫在兒童手、手腕,懸在兒童胸前或上,掛在蚊帳、搖籃等處用以消災祈福的五采絲線或絨線。民間以為青、紅、白、黑四色象徵東、南、西、北四方,黃色象徵中央,於端午節繫此五采絲線,可以免除瘟病,使人長壽健康。也稱為「百索」、「避兵繒」。
飛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雜技。演員舞動裝有活絡環形鐵片的鋼叉,使其在、腿、肩、背等處滾動或拋擲空中,然後接住。按姿勢的不同,有蜻蜓點水、蘇秦背劍、鳳凰展翅等多種花樣。
人工呼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急救方法。因中毒、觸電、溺水或其他情況而使自然呼吸停止時,可借用人工方法,將空氣導入及引出肺部,促使病患恢復自然呼吸運動。通常有徒手、口對口、壓胸舉等方式。
一言半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辭很少。《平妖傳》第二回:「袁公此時那有心情回答他一言半字,舒著雙拉開,徑奔石床上,取了如意冊兒,翻身復上天門。」也作「一言半句」、「一言半語」。
飛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驅放鷹、隼到野外打獵。《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游豫之度,謂之飛放。」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端本堂》:「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讀書,近侍之嘗以飛放者,輒鷹至廊廡間,喧呼馳逐,以惑亂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