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刺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擊刺所用的尖刀。《梁書.卷二○.陳伯之傳》:「好著獺皮冠,帶刺刀,候伺鄰里稻熟,偷刈之。」
疾聲遽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注解〕 (1) 典:掌管、治理。 (2) 倉卒:指「急促匆忙」的情況。 (3) 遽色:神色張皇。〔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晉.華嶠《後漢書.卷一.劉寬》(據《北堂書鈔.卷七四.設官部二六.太守》引)
女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兒子的女兒。即孫女。《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夫死,人莫敢娶。」《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其女孫敬為霍氏外屬婦,當相坐,安世瘦懼,形於顏色。」唐.顏師古.注:「女孫,即今所謂孫女也。」
偏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量狹小偏激。《三國演義》第四七回:「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欲以卵敵石。」
暑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夏季炎熱的月分。《南齊書.卷一四.州郡志上》:「漢世交州刺史每暑月避處高,今交土調和,越瘴獨甚。」《紅樓夢》第六四回:「因寶玉素昔秉賦柔脆,雖暑月不敢用冰。」
兵連眾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蚊虻之螫,敺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為中策。漢武帝選將練兵,約齎1>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2>,匈奴亦創艾3>,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 〔注解〕 (1) 約齎:輕裝。齎,音ㄐ|。 (2) 罷耗:疲勞耗弱。罷,通「疲」,音ㄆ|ˊ。 (3) 創艾:因受懲治而畏懼。艾,通「乂」,音ㄞˋ,懲戒。
詮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層次、條理。晉.陶淵明〈飲酒詩.序〉:「既醉之後,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宋.韓愈〈讀書〉詩:「平生頗論述,詮次加點竄。」
摧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擊、挫折。《後漢書.卷一七.馮異傳》:「其後蜀復數遣將閒出,異摧挫之。」《魏書.卷五六.崔辯傳》:「楷性嚴烈,能摧挫豪強。」
飛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驅放鷹、隼到野外打獵。《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冬春之交,天子或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游豫之度,謂之飛放。」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端本堂》:「皇太子方在端本堂讀書,近侍之嘗以飛放者,臂鷹至廊廡間,喧呼馳逐,以惑亂之。」
判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斷是非曲直。《後漢書.卷六二.荀韓鍾陳列傳.陳寔》:「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四庫全書本.明.凌廸知《萬姓統譜.卷三二.下平聲.曹姓》:「性資聰敏,處事果決,鄉里曲直,悉求判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