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95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清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太平。《三國演義》第五六回:「欲春夏讀書,秋冬射獵,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不知這些無主意的愚人,住此清平世界,還要從著白蓮教到處哨聚倡亂,死而無怨,卻是為何?」
2.純潔而和平。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閭丘沖。」劉孝標注引荀綽〈兖州記〉:「沖清平有鑒識,博學有文義。」
3.清廉公正。如:「清平政治」、「清平官吏」。《後漢書.卷二五.卓魯魏劉列傳.魯恭》:「遷光祿勛,選舉清平,京師貴戚莫能枉其正。」
4.平靜。《西遊記》第四○回:「似這般清平之所,卻又恐嚇我,不時的嚷道有甚麼妖精。」
襜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引申指車駕、行蹤的意思。可用來對人的敬稱。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襜帷入境,貪殘者解印;冕旒從政,仁義者郊迎。」唐.王勃〈滕王閣序〉:「宇文新州之懿範,襜帷暫駐。」
山窮水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山窮水盡」。見「山窮水盡」條。01.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溪澗崢嶸,巖崖豁嶮,山窮水斷,馬束橋飛。」(源) 
清野堅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堅壁清野」之典源,提供參考。 #《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荀彧》二年,陶謙死,操欲遂取徐州,還定呂布。彧諫曰:「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可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將軍本以兗州首事,故能平定山東,此實天下之要地,而將軍之關河也。若不先定之,根本將何寄乎?宜急分討陳宮,使虜不得西顧,乘其閒而收熟麥,約食蓄穀,以資一舉,則呂布不足破也。今舍之而東,未見其便。多留兵則力不勝敵,少留兵則後不足固。布乘虛寇暴,震動人心,縱數城或全,其餘非復己有,則將軍尚安歸乎?且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就能破之,尚不可保。彼若懼而相結...
魚目入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任昉(西元460∼508)字彥昇,南朝梁博昌人,仕宋、齊、梁三代。宋時,舉兗州秀才,拜太常博士。入齊,以文學為王儉所重,後任竟陵王記室參軍,為「竟陵八友」之一。齊末,蕭衍得勢,任為驃騎記室參軍,專主文翰。蕭衍代齊自立,是為梁武帝,任昉為義興、新安太守,有政聲。任昉博學多聞,於書無所不讀,聚書至萬餘卷,是當時著名的三大藏書家之一。曾見宮中內藏四部古籍篇卷紛雜,於是親自校讎勘定。任昉的文學成就,以善撰表、奏、書、啟著稱,當時王公表奏,無不請昉代筆,起筆即成,不加點竄,因而與以詩聞名的沈約合稱為「沈詩任筆」。他在上任大司馬記室時,寫了一篇〈到大司馬記室牋〉...
閉門卻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上大門,不再打掃門庭路徑。指謝絕應酬,不與外人往來。語本漢.應劭《風俗通義.卷五.十反》:「蜀郡太守穎川劉勝季陵,去官在家,閉門卻掃,歲致敬郡縣,答問而已。」唐.駱賓王〈上兗州張司馬啟〉:「方卻閉門卻掃,養拙以終年,幽遁鑿坏,甘貧而卒歲。」也作「杜門卻掃」、「閉關卻掃」、「闔門卻掃」。
勦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剽竊他人的言論以為己出。《禮記.曲禮上》:「毋勦說,毋雷同。」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齡早慧,幼志夙成,立必正方,言無勦說。」也作「剿說」。
策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軍相呼應,協同作戰。《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葛從周又自策應,曹州與兗州之圍遂解。」《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升帳,傳下號令,教兩都督率領本部兵馬,作中軍策應。」
玉映珠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相匹配完美或同時薈集。出現「珠聯璧合」的書證如北周.庾信〈周兗州刺史廣饒公宇文公神道碑〉:「發源纂冑,葉派枝分;開國承家,珠聯璧合。」現代常用作祝賀新婚的頌辭。
徵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徵召聘請。《三國演義》第一○回:「操徵聘郭嘉到兗州,共論天下大事。」《儒林外史》第一回:「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來做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