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71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規為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瑱,古代冠冕上懸垂兩側以塞耳的玉石。以規為瑱指把規過勸善的話,視為塞耳的瑱玉,而完全沒聽入耳。語出《國語.楚語上》:「賴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其又以規為瑱也?」後比喻不聽別人的規勸。
牛馬襟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也作「馬牛襟裾」。
袞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袞服和冠冕
玉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子冠冕上的垂飾。《禮記.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龍卷以祭。」
九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冠冕上的九串垂珠。《文選.曹植.七啟》:「九旒之冕,散耀垂文;華組之纓,從風紛紜。」
理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理情致。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郭陳張甚盛,裴徐理前語,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稱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
結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結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合理化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分析用語,心理防衛機轉的一種,特指個人以社會較能接受的論述與理由來解釋不合社會規範的自身行為。「合理化作用」具有維護自尊與社會形象,並降低焦慮的效果。
裂冠毀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冠冕是中原民族所戴的帽子。裂冠毀冕比喻毀滅華夏文化,依隨蠻邦之俗。《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束帶頂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綑紮腰帶,戴上冠冕。比喻做官。《紅樓夢》第一三回:「你是個脂粉隊裡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