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色祥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顏色絢麗的彩雲。古人以為祥瑞之兆。《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下》:「午時採蓮舡至,亦有金蓮花座,五色祥雲,十二人玉音童子,香花幡幢,七寶瓔珞,來時迎汝等七人歸天。」
投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軍。《薛仁貴征遼事略》:「日當午時,見一白袍年少,分開人直走至帳下,某來投軍。」《三國演義》第一回:「快斟酒來吃,我待趕入城去投軍。」
聽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聆聽訓示。如:「違規的學生被罰在中午時到辦公室聽訓。」
午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午時分。《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就說這裡這個人,也是這日午間來打尖的,那和尚把他關鎖在屋裡,扣在大筐底下。」
半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個早上,未到中午時分。《水滸傳》第二四回:「一個婦人出到簾子下應道:『大哥,怎地半早便歸?』」
葫蘆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端午時用線縷纏成櫻桃、桑葚、木梳、老虎、葫蘆等形狀,貫穿於線上的物品。兒童佩於襟上,過午棄之,據說可去邪避災。
供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露案情。《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花約依實供吐到:『三日前日午時分,有八個大漢,來我家裡吃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