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25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鄰國之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以鄰為壑」。見「以鄰為壑」條。01.宋.吳潛《許國公奏議.卷二.奏論士大夫私意之弊》:「有志之士則相與愛護,而毋操同室之戈,任事之人則相與扶持,而毋幸鄰國之壑。」
虞允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110~1174)字彬父,宋仁壽人。累官中書舍人直學士院,金人入寇,虞允文督師江淮,有采石之捷,孝宗時拜相,封雍國公。卒諡忠肅。嘗注《唐書》、《五代史》,著有《春秋講義》及《奏議》、《詩文集》等。
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代北京由報房商人發行販售類似報紙的出版物。以活體木字排印,內容包括內閣發抄的皇帝諭旨、大臣奏議等京城內的官方文書、政治情報。頁數不定,一月一期。《兒女英雄傳》第三回:「這個旨意,從內閣抄了出來,幾天兒工夫,就上了京報。」《二十年目睹怪現狀》第四七回:「頭回看見京報有他的奏章,說是已經降了多少,每人給與薙刀一把,大約總有些降服的。」
罪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罪於己。《左傳.莊公十一年》:「禹湯罪己,其興也浡焉。」宋.蘇軾〈乞校正陸贄奏議上進劄子〉:「罪己以收人心,改過以應天道。」
著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績卓著。《晉書.卷四五.侯史光傳》:「光儒學博古,歷官著績,文筆奏議皆有條理。」《南史.卷一七.向靖傳》:「又從征廣固、討盧循,所在著績,封安南縣男。」
峭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峻急,好窮究事情。《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論曰》:「第五倫峭覈為方,非夫愷悌之士,省其奏議,惇惇歸諸寬厚,將懲苛切之敝使其然乎?」
外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奏議類的稱呼,以道學家尊道學而薄事功,故於議政之文,稱為「外集」。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別集類二六.三魚堂文集》。
心開目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領神悟,見識明白。《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朕親白覽讀,反覆數周,心開目明,曠然發矇。」明.李贄〈李中丞奏議序〉:「其這詞溫厚和平,深得告君之體,使人讀其言,便自心開目明。」
管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理軍事的官吏。宋.范仲淹〈奏議許懷德差遣〉:「如王信狄青,實有武勇,堪任管軍,亦死未有大功,遷轉太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