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眩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亂而失去主張。《淮南子.氾論》:「同異嫌疑者,世俗之所眩惑也。」
未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沒成為事實。《樂府詩集.卷三二.相和歌辭七.無名氏.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
扣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刑事訴訟時,法院可用強制力拘留有嫌疑的人或財物。[例]他因涉嫌多件命案,所以被法院下令扣押。
司法警察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階在警佐一階及以上的警察稱之,職在協助檢察官偵查犯罪;地檢署檢察事務官、廉政署廉政官、調查局調查官亦為司法警察官。除接受檢察官指揮,在獲悉有犯罪嫌疑時,也可逕行調查及蒐集證據,並將偵查結果,移送檢察官偵辦。依刑事訴訟法規定,縣市長、憲兵隊長官,在其管轄區域內亦為司法警察官。
心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機智謀。唐.張巡〈守睢陽作〉詩:「無人報天子,心計欲何施?」《紅樓夢》第九○回:「林姑娘是個有心計兒的人,至於寶玉,獃頭獃腦,不避嫌疑是有的。」也作「心略」、「心工」。
跬步不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跬步,半步。跬步不離指半步也不離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五.姑妄聽之一》:「三寶四寶又甚相愛,稍長即跬步不離,小家不知別嫌疑。」
刑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犯罪案件的偵查過程中,嫌疑犯或被告遭到司法警察、情治單位人員以各種粗暴的手段逼問口供。如:「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以刑求取得的犯罪嫌疑犯自白,不得做為犯罪證據。」
檢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現犯罪嫌疑人及蒐集證據,決定應否提起公訴的偵察機關。我國刑事偵查因承襲大陸法系,故檢方泛指以檢察官為主,司法警察官及司法警察為輔的偵察機關。如:「偵查工作完成後,檢方決定提起公訴,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提起公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上指檢察官依偵查所得的證據,足以認定被告有犯罪嫌疑,而聲請法院審判處罰被告的訴訟行為。
兩相情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方同意,心甘情願。《西遊記》第三○回:「女貌郎才,兩相情願,故配合至此多年。」《醒世恆言.卷七.錢秀才錯占鳳凰儔》:「況你的心跡已自洞然,女家兩相情願,有何嫌疑?」也作「兩廂情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