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氣科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電離與光解現象顯著的高層大氣。至於傳統的氣象學,其研範圍,則以距地面約八十公里以內之大氣層,亦即對流層、平流層,與中氣層為限。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大氣科學英文關鍵字:Atmospheric Sciences 參考資料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00&forepage=1相關教學資源(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氣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球外部所覆的大氣層。範圍由地表至六百公里高的空間,可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溫層、熱氣層及外氣層。
傳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由溫度較高的物體移至溫度較低的物體,此作用稱為「傳熱」。分為傳導(二物互相接觸)、對流(二物不相接觸,熱量在介質中傳遞)、輻射(熱量以電磁波方式發出)三種方式。
陰陽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北部濱海公路水湳洞附近的海水汙染現象。根據調查,因當地山區含豐富黃鐵礦,經地下水溶解,流入海中。酸性的水溶入鹼性海水,轉為中性,氫氧化鐵分子懸浮其中,加上此處海域呈封閉狀,不易與外海對流,造成海水呈現清濁兩部分,清者湛藍,濁者土黃,隨波蕩漾,蔚然奇觀。
波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使微波信號在大氣層中傳送的物理現象。在對流層裡,因溫度反轉使微波束在兩個空氣層之間上下折射,而得以傳送到遠處。
變溫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層中的一個層次,最接近地面,空氣密度最大,常有對流現象發生。天氣現象如雪、雨、雹皆在這一層產生。也稱為「對流層」。
民俗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民間社會的故事傳說、神話、祭典、宗教儀式、歌謠、民居、日用器物、口語文學等加以蒐集、分類、整理並研究的專業。
熱力性紊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氣流垂直對流作用。當不同強度的氣流到某個高度時發生衝撞混合的現象,即稱為「熱力性紊流」。在高空發生此種現象時,靠近地面的汙染物可藉這股力量向高空疏散,但當熱力亂流極強時,會對飛航安全造成威脅。
高空逆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氣對流層中,溫度本應隨高度升高而降低,如果出現溫度隨高度而增加的情形,稱為「逆溫」。發生於高空之逆溫層,稱為「高空逆溫」。
散熱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發熱單元所產生的熱量傳到其周圍介質的裝置。如電冰箱、冷氣機、汽車引擎、手機、電腦等均有此裝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