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江山如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河山岳的面貌如昔。常對喻人事的變遷快速。
眾喣飄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喣,吹氣。眾喣飄山指眾人一起吹氣,足以移動山岳。比喻眾人的力量極大。漢.馮衍〈又與陰就書〉:「眾喣飄山,當為灰土。」也作「眾喣漂山」。
排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岳推倒。比喻力氣極大。唐.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喑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怒氣。晉.左思〈吳都賦〉:「睚眥則挺劍,喑嗚則彎弓。」唐.駱賓王〈代徐敬業討武氏檄〉:「喑嗚則山岳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
岳撼山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岳搖撼崩裂。《三國演義》第五回:「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
地裂山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地裂開,山岳崩塌。形容變動激烈或聲勢浩大。如:「地震時,只聞一聲巨響,地裂山崩,好不駭人。」《西遊記》第一四回:「三藏又行了許遠,下了山,只聞得一聲響亮,真個是地裂山崩。」
冰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岳冰河的源頭。山頂成削立之尖峰,而中間低陷呈半圓形或馬蹄形,狀似盆地。
其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餘。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四折:「行不到半里其高,則聽的腦背後喊聲鬧。」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三折:「這綵樓百尺其高,勢壓著南北山岳。」
撼山拔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力量或威勢浩大,幾可搖動山岳,拔起樹木。元.無名氏《梧桐葉》第二折:「風呵,兀的不傒倖殺人也,方纔撼山拔樹,飛沙走石般起。」
灰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蹈水火而死。比喻不惜犧牲一切。《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施重山岳,義足灰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