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窟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巢穴、根據地。《文選.左思.吳都賦》:「顛覆巢居,剖破窟宅。」
猿穴壞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岩崩壞是由於猿猴築建巢穴。比喻忽略小事,將釀成大患。語本漢.孔融〈臨終〉詩:「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賊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的巢穴。《新唐書.卷一六六.杜佑傳》:「道絳而入,不數月必覆賊巢。」《三國演義》第二回:「令玄德為都尉,引兵直抵賊巢,與賊大戰數日,挫動銳氣。」也稱為「賊窩子」。
掃穴犁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掃蕩巢穴,耕平庭院。比喻澈底摧毀敵人。也作「犁庭掃閭」、「犁庭掃穴」。
虎穴得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使鄯善國王的心產生動搖。班超立刻召集所有的部屬三十六人,趁酒酣時候,激怒大家說道:「不探索老虎的巢穴,就不能捉到小老虎。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趁夜裡火攻匈奴使者,使他們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一定會大驚恐,可以把他們全部殺掉,這樣一來,鄯善國王才會害怕,事功可以成立。」所有人都贊成班固的建議。於是當天夜裡,班超率領吏士攻入匈奴使者的營地,班超親手就殺了三人,把匈奴的使者以及副使都殺了,鄯善國王嚇得魂不附體,終於願意歸順漢朝。後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想要達到目標就必須深入冒險。
敗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敗後剩餘的。《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曹操大破呂布於定陶,布乃收集敗殘軍馬於海濱。」《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搜了巢穴,將敗殘的苗子盡行殺了。」
螞蟻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螞蟻的巢穴。《儒林外史》第四五回:「做兒子的人,把個父親放在水窩裡、螞蟻窩裡,不遷起來,還成個人!」
狼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狼所居住的巢穴。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張羅張羅,見一個狼窩。」
漂搖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後來「風雨飄搖」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時局動盪不安,極不穩定。出現「風雨飄搖」的書證如宋.鄭清之〈念奴嬌.楚天霜曉〉詞:「多少風雨飄搖,夫君何素,晚節應難改。」
兔兒不喫窠邊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兔子為防敵人發覺巢穴所在,而不吃窠邊的草。比喻不在鄉里做壞事或不去侵犯周圍人的利益。如:「有道是:『兔兒不喫窠邊草』,再怎麼樣,我也不會打自己人的的主意。」也作「兔子不吃窩邊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