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29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願就學方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八十一年「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之簡稱。主要為改進國中教育,將國中升高中及五專之入學方式不再經聯考,而直接採計國中在學成績。本案於民國八十年開始進行實驗。先後有臺北市、高雄市、金門、澎湖、臺東、和宜蘭加入。八十一年正式定名為「國中畢業生自願就學輔導方案」,把五專也納入。成績以在學的五育成績為依據,試行「五分制」的相對分數,藉以貫徹國中的常態編班,減少越區就讀的明星學校問題。從八十五學年度起由於多元入學方式,如推薦入學、申請入學、完全中學直升及各種管道逐漸取代自學方案。到了九十學年度採基本學力測驗成績來登記入學之後,參與實驗的人更少。在九十一學年度臺北市停辦後畫下休止符。
發展取向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佳機會,這個過程可以從各國所累積的課程學術研究及變遷中的教育政策中看得更清楚。發展取向課程以發展或常模理論的Gesell及認知心理理論的Jean Piaget為主要代表學派。他們強調,身心障礙嬰幼兒和一般正常幼兒,都是依循人類正常發展的常模與成長順序再走,因此,若要增進特殊嬰幼兒的各項發展能力,便需要知道特殊應幼兒的現階段發展為何,以現有的功能水準為叫學的起始點,再針對特殊嬰幼兒的成長特點做通盤性的考量後,方可設計所需要的教學課程。這是目前最受嬰...
西山日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
特殊幼兒評量原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不過是分數、臨床上的標記、或是對早期療育的一些模糊的建議而已。大部分傳統經由心理測量程序所編製的常模參照(norm-re-ferenced)標準化測量材料,並不符合早期療育可接受的評量標準。換句話說,傳統的測驗大部分常和早期療育的需求與任務格格不入。這些令傳統的評量難以滿足早期療育的任務需求之特性包括以下幾方面:(1)採用總體特質的測量。(2)不當使用常模分數。(3)強制將標準化程序適用於所有兒童。(4)依靠傳統的效度。(5)測驗項目內容和教學...
Facebook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立兒童版Facebook(加入家長監督功能及在內容上進行篩選),讓 13 歲以下的孩子們也能循正常模式加入該網站。用戶可以選擇加入一個或以上網路,例如中學的、公司的、或地區。根據2007年7月的數據,Facebook在所有以服務大學生為主要業務的網站中,擁有最多的用戶:高達3400萬活躍用戶(包括在非大學網路中的用戶)。由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間,該網站在全美網站中的排名由第60名上升至第7名。同時Facebook是美國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每天上載850萬張照片。這甚至超過其他專門照片分享站點,如Flic...
西山日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
基本人格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版基本人格量表(B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CBPI) 編製歷史由臨床心理學者Jackson, D. N.與同事共同編製。目的在評量人格與精神病理學上多向的特質。適用對象自12歲以上至成人。原版有240題,組成12個分量表。中文版根據1996年版進行修訂,1999年出版。中文版總題數為150題,10個分量表。刪除疏離量表,否認量表改為測謊。並有國中、高中職與大學三組常模
大都會成就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形與統計;在科學與社會研究測驗中,包含探索技巧與批判分析。在各個分測驗、總分以及5個內容領域,都有常模可供使用。基本的測量內容包括:閱讀、數學、與言語調查的題目。大都會成就測驗在1985年,曾經以25萬名學生為標準化樣本,分析其信度與效度。這些標準化樣本所屬的學校,在地理位置、社經地位與種族背景上均具有代表性。在各層次上具有高的信度,小學程度的樣本其庫李信度係數為.98,複本信度係數大約.80。在效度方面有建立內容效度。在編製測驗的過程中,對於題目內容的取材都請教育評量專家編製,題目初稿由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在文字上加以...
日薄西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日薄西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漢代的辭賦家揚雄博學多聞,喜歡寫賦,早年最欣賞司馬相如的作品,常常模仿他的風格。後來覺得戰國時屈原的文才比司馬相如更好,但他懷才不遇,投江自殺。揚雄每次讀到他的作品〈離騷〉,都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被害遭貶的憂傷而感動不已,但他並不贊同屈原自殘的行為。揚雄一生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認為受重用與否是命運,自己無法掌握。不得意時就該像龍蛇般沈潛在水中,等待機會的來臨。所以他常取用〈離騷〉的詞句寫文章來論述屈原,其中有兩句「臨汩羅而自隕兮,恐日薄於西山」,就是他認為屈原自己在〈離騷〉裡寫到「老冉冉其將至」、「日忽忽其將暮」等,覺得自己來日無多,希望上天能多留點...
目標中心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作為其操作目標,然後再根據所設定的標準,參考學校的資源分配來評估學校的效能。因此,目標中心模式常以常模或效標成就測驗來評量學生在基本能力上的成就,其所評量的效能層面,包括了安全和諧的環境、明確的學校任務、教學的領導、高度的期望、學生學習的時間、教學課程的協調,以及家庭學校間的關係。目標中心模式雖有其價值,但也遭到許多學者的批評:1.太重視官方目標或行政人員的目標,而忽視教師、學生及社會目標。2.忽是潛在、隱而不顯的非正式目標和程序。3.忽視學校組織追多重且相衝突的目標。4.忽視環境對組織目標的影響,組織目標是動態的,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