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4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代畫史-戴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代畫史-戴進 生平(西元1388-1462年),字文進,號靜庵,又號玉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據說他早年隨著當地畫家學畫,以擅畫山水、人物而知名。宣德年間,推薦入宮廷供職,由於畫藝超群,享譽王公貴卿之間。不過,後來受到同僚的嫉妒與排擠,不得重用,悵然南歸。放歸後,在杭州仍然繼續作畫,從學者甚眾,對當時畫壇影響甚巨,後世稱其為浙派之祖。 作品特質 擅以濕潤的墨暈與健勁的大斧劈皴法來表現山石,人物造型準確,行筆頓跌分明,尤喜作蠶頭鼠尾描。雖效習古人傳統,仍具南宋馬夏畫派的餘緒,卻不為成法所拘,而自出新意,形成挺...
憂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憂心如焚」。見「憂心如焚」條。01.唐.李白〈聞丹丘子於城北山營石門幽居〉詩:「人生信多故,世事豈惟一。念此憂如焚,悵然若有失。」
祝英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英台祝英台為這個角色出自於出自民間通俗小說《七世夫妻》。 明清文獻明.徐樹丕《識小錄》有云:「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杭者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又明年,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塚,失聲哀痛。塚忽裂,祝投而死焉,塚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
若有所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情悵惘,有所失落的樣子。《淮南子.原道》:「解車休馬,罷酒徹樂,而心忽然若有所喪,悵然若有所亡也。」也作「若有所失」、「若有所喪」。
登山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事旅遊、登山時所穿的鞋。參見「謝公屐」條。唐.白居易〈早春西湖閒遊悵然興懷憶與微之同賞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鏡湖之遊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韻寄微之〉詩:「立換登山屐,行攜漉酒巾。」宋.張炎〈臺城路.翠屏缺處添奇觀〉詞:「調水符閒,登山屐在,卻倚闌干斜日。」
不死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生不死的藥。《史記.卷二八.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州。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僊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淮南子.覽冥》:「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之。」
急則抱佛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平時不準備,事到臨頭才匆忙應付。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一九:「王荊公初執政,對客悵然曰:『投老欲依僧耳!』客曰:『急則抱佛腳。』」也作「急來抱佛腳」、「急時抱佛腳」。
惋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悵然悲傷。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經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過、經歷。《晉書.卷八七.涼武昭王李玄盛傳》:「經涉累朝,通否任時。」《北史.卷四二.常爽傳》:「景經涉山水,悵然懷古。」
惋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悵然悲傷。南朝梁.簡文帝〈徵君何先生墓誌〉:「知與不知,并懷惋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