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8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行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一至二歲的兒童在和他同年齡兒童一塊玩耍時,他和他們同時玩相同的東西或玩具,但是各玩各的,各依自己的意思在玩,彼此之間並無相互影響或依成規約束自己或別人的活動方式。他只是在「一旁」玩自己的遊,而不是和其他孩子玩團體遊;每個人可以隨時加入或退出,開始或結束該遊。這個時期的這種遊方式稱為平行遊。這是以社會互動方式而分類的遊方式之一。平行遊比單人的遊成熟,比單人遊有利於人際社會的發展,但不如聯合遊(associative play)及合作遊(cooperative pla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傳統舞臺表演的藝術形式。係綜合文學、音樂、舞蹈、武術等藝術,由演員以歌舞、動作、對白演出故事。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七.雜劇曲名》:「稗官廢而傳奇作,傳奇作曲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重唱、唸白或做工,而較少表演武打的劇,相對於武而言。
三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稱修行者達到自在無罣礙,且心念純淨無染的境界。《景德傳燈錄.卷八.池州南泉普願禪師》:「後扣大寂之室,頓然忘筌,得遊三昧。」
2.形容一個人,放浪形骸,遊人間的生活態度。《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只因他一生所遭不偶,拂亂流離,一團苦志酸心,便釀成了這等一個遯跡空山,遊三昧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對各種、樂的概稱。百一詞,首見於漢代,而南北朝以後,則義同於散樂。參見「散樂」條。
2.泛指各種雜技的表演。唐.劉晏〈詠王大娘戴竿〉詩:「樓前百競爭新,唯有長干妙入神。」《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一日,趙琮又到長安赴試去了,家裡撞著迎春日子,軍中高會,百試呈。」
布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木頭刻成中空的人頭,下面綴上衣服,將手伸進去表演的一種地方木偶劇。大陸地區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及臺灣等地都有。也稱為「掌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愚弄他人,藉以取笑。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二八齣:「堪笑咱,說的來如耍。」《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儘有一時間偶然耍之事,取笑的話,後邊照應將來,卻像個讖語響卜,一毫不差。」也作「弄」。
2.玩耍。《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可巧近日寶玉因思念秦鐘,憂戚不盡,賈母常命人帶他到園中來耍。」
猴子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違反本心刻意去奉承、討好他人。如:「他常猴子扮,為的只是討大家歡心。」
綵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的樣子逗父母高興。見《藝文類聚.卷二○.人部四.孝引列女傳》。後用以比喻孝養父母。《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綵娛親,老萊子之孝。」也作「老萊娛親」、「綵衣娛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演劇。《水滸傳》第一○二回:「今春二月,東村賽神會,搭臺演。」也作「演劇」。
2.裝模作樣,用以欺瞞他人或取得信任。如:「看他裝得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可是真會演!你千萬不要被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