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11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解犯人的差役。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饒你項上一刀,迭配遠惡軍州。解子何在?」《喻世明言.卷三九.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劉青在外面已自買囑解子,先將程彪、程虎根由備細與洪恭說了。」也稱為「解差」、「解人」。
改過從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過自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時,有一個名醫叫淳于意,他被人誣告,要把他押解到長安審判。淳于意的女兒緹縈一路跟著父親的囚車來到長安。到了長安,緹縈上書給文帝,內容敘述她父親是個廉明正直的人,如今被判有罪,將被處刑。人死不能復生,若被處了「肉刑」,斬掉的肢體肌膚,就再也接不回去了。將來想要改過,卻永遠帶著傷口而無法重新作人。緹縈希望能代父贖罪,讓父親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典源又見《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內容則是敘述漢文帝時,對吳王濞的種種惡行不忍處罰,但吳王濞並未因此改正過失,重新作人,所以鼂錯建議景帝應該削減吳王的勢力,以免造...
無出其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露,高祖便下令逮捕趙王及所有參與謀反之人。趙午等人不願屈服,於是都自殺了,只有貫高就縛。當趙王將被押解到京師時,朝廷又下了一道詔書,說:「趙國如果有人敢跟隨趙王進京,就誅殺三族。」田叔、孟舒等十餘人於是穿著罪囚之衣,截去頭髮,又以鐵環束頸,假稱是趙王的家奴,跟著趙王一起被押解到了京師。到了京師之後,貫高坦承謀反的事件是他們一手策劃的,趙王完全不知情,於是高祖饒恕了趙王的性命,廢為宣平侯。後來趙王向高祖推薦田叔等人,都獲得高祖的召見。武帝跟他們談話之後,發現他們的才能出眾,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比得上他們,十分高興,就任命他們全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田叔也被封為漢中郡守。後來「無出其右」這個成語...
賈似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13~1275)字師憲,號秋壑,南宋台州(今浙江省臨海縣)人。理宗時,以姊為貴妃,累官至左丞相,兼樞密使。為人好游樂,淫奢專權。後元兵迫建康,宋軍屢敗,賈似道被劾貶逐,押解至漳州木綿庵,為押解人鄭虎臣所殺。
押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押解人犯的吏卒。《水滸傳》第五○回:「下面一個押番,幾個虞候,階下盡是許多節級牢子。」《警世通言.卷七.陳可常端陽仙化》:「帶了都管、幹辦、虞侯、押番一干人等出了錢塘門。」
裹尸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光武,拜伏波將軍,平交趾,世稱「馬伏波」。馬援在王莽統治的時候,曾經做過扶風郡的督郵,有一次他負責押解一批犯人,途中他因為同情這些犯人,就擅自釋放了他們,自己也丟了官,逃到北地郡。馬援在那邊以農牧為生,因為經營得法,幾年之後變得相當富裕。但他不願成為一個守財奴,就把財產送給親人朋友。後來馬投靠光武帝,建立了許多的戰功,拜伏波將軍,封為新息侯。公元四四年,馬援已經五十八歲了,有人勸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了,並且很豪邁地說:「現在北方還有匈奴、烏桓為患,我正要去肅清他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
收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押解犯人交驗後給予的證明文件。《水滸傳》第二八回:「公人帶武松到單人房裡。公人自去下文書,討了收管。」《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應天府送一個監生來,犯了賭博,來討收管。」
迭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押解傳送罪犯到某個地方。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折:「脊杖了六十罰,我去鄭州迭配牢城。」《水滸傳》第二七回:「取一面七斤半鐵葉團頭護身枷釘了,臉上免不得刺了兩行金印,迭配直州牢城。」也稱為「遞配」。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時,楊顯之所寫的戲曲《瀟湘雨》第三折中,就用了「走投無路」來表示主角的困境。內容描述女主角張翠鸞被押解,經過沙門島,碰到一場大雨,又冷又溼,不但雙腳陷在泥濘中,舉步維艱,又閃了腰,真是不知該如何是好,因此覺得這沙門島簡直是人間煉獄。「走投無路」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無路可走,處境窘困。
長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接押解犯人到隔州、隔府的地方。《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𣏌縣一面疊成文卷,僉了長解,把一干人多解到蘇州府嘉定縣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