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0.8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私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三:「東山疑心不已,背地扯了那同行少年問他道:『你們這個十八兄,是何等人?』」《紅樓夢》第六八回:「至於那些下人小人之言,未免見我素昔持家太嚴,背地加減些話也是常情。」
親操井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自操持家務。《元史.卷一一六.后妃傳二.順宗昭獻元聖皇后傳》:「后性聰慧,歷佐三朝,教宮中侍女皆執治女功,親操井臼。」《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家道艱難,外靠男子出外營生,內要女人親操井臼。」
勤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勉謹慎。《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凡事勤慎些,休惹老人家著急。」《紅樓夢》第六六回:「見二姐持家勤慎,自是不消記掛。」
理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家、料理家務。《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列傳.樊曄》:「數年,遷楊州牧,教民耕田種樹理家之術。」
養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持家庭的生計。《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老兒和兒子,每日只是鋤田鈀地,出去養家過活。」
提甕出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東漢鮑宣妻桓少君,嫁後,不計較自己出身富貴,而甘於夫家的貧賤,親自操持家務。典出《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鮑宣妻傳》。後用以稱頌婦女有順從的德性,願與丈夫同甘共苦。《幼學瓊林.卷二.夫婦類》:「鮑宣之妻,提甕出汲,雅得順從之道。」
千頭橘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衡植橘樹千株以養家,並稱橘為奴。見《三國志.卷四八.吳書.三嗣主傳.孫休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後遂以千頭橘奴為橘的代稱,亦指用以維持家計的些許產業。
主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持家務。元.武漢臣《老生兒》第一折:「你是個主家的,你興心兒妒色;你是個做女的,你縱心兒的放乖,更著你個為婿的。」
奉蘋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有〈采蘋〉、〈采蘩〉二章,古人認為乃表揚大夫和諸侯的夫人能夠敬祀祖先的作品,後人乃用「奉蘋蘩」代指婦女主持家務。唐.皇甫枚《王知古》:「兒自移天崔門,實秉懿範,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太平廣記.卷三四四.呼延冀》:「是時也,君方年少,酒狂詩逸,在妾之鄰。妾即不拘,君亦放蕩。君不以妾不可奉蘋蘩,遂以禮娶妾。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
事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侍奉父母,養育妻兒。參見「仰事俯畜」條。後泛指維持家計。清.薛福成《籌洋芻議.利權一》:「農之謀食也艱,稍奪其事畜之資,即已流亡失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