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8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模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精確、鮮明、明確、清楚、明晰、曉暢、清晰、分明、清醒
內隱的人格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的不同行為形態會有某種的預期(基模),認為這些行為是應該聚在一起的。人不只是單純取得他人看法,更明確而言,乃是藉由通過填滿許多失去的訊息,整理而成個人的全部觀念進而形成一種較完整的意見與境況。我們所做的方式之一,就是要通過所涉及到的,作為一種「內隱的人格理論」。註1就某方面而言,確定個人特質與其他特質是相關的,這就是一種信念。假如我們所觀察到認為某一種特質是一組特質的一部份時,那麼將能猜測到個人也具備那些特質的其他部份。對於什麼樣的特質能夠相配合,每個人都有屬於自身的觀點。例如:對某些人而言,特質「聰明的」、「安靜的...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是結合了“強化”的運用,在具體明確的行為目標之下,研擬適當可行的改變行為的策略(強化次數、強化物、可能的阻礙、可用資源的考慮等等),然後一步步執行。特別要註意的是,強化物的設計與使用要吻合當事人的“動機”與“喜愛”(不是吸引當事人的強化物,根本不能引起行動的動力,而同一強化物用久了,可能也讓當事人失去興趣),並要小心強化物不要成了下一個需要改變的行為目標(例如使用喜愛的香雞排作強化物,改變了自己做作業拖沓的習儀,卻發現後來體重增加太多,要減肥了)。行為...
事後回溯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較其依變項。在事後回溯研究中, 比較組之界定與選取是相當重要之程序。各組不同之特徵或經驗,須以明確之操作定義界定;因為各組代表之母全體不同,透過對各組之界定,可決定研究結果之概括性。 控制無關變項為了提升兩組間之相當性或矯正已被認定之差異性,而採取控制無關變項(extraneous variables)。控制無關變項之方法有多種,較適用於事後回溯研究之主要方法有以下三類:1.配對2.比較同質組或次級組3.共變數分析 蒐集與分析資料事後回溯研究將所得資料預作分析,可能涉及各敘述統計與推論統計最常用的是平均數、標準差、...
眼動心身重建法(EMD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治療的八個階段1. 蒐集資料:蒐集個案的歷史資料,對小個案進行完整的評估後,擬定詳細的治療計畫和明確的目標成果。2. 合作關係:和個案建立合作的治療關係。解釋EMDR的實施與效果,並教導放鬆技巧,使個案在療程之間可以獲得足夠的休息及平和的情緒。3. 衡鑑階段:先協助個案選擇最想處理的創傷影像、記憶、負面認知,以確認治療目標。再以圖像式「主觀困擾單元量表」指出創傷事件的負面認知和困擾程度,建立個案的行為基準線。4. 減敏感:實際操作動眼和敏感遞減階段,以逐步消除創傷記憶。進行過程為要求個案的眼球隨治療師的手指來回移動,...
清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明白、明確、明晰、分明、大白、清晰、顯露、真切
成就動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確實向學生張示在學習、工作中可有何收穫。(四)確認班級共識下的酬賞符合學生期望,且評量應有一套明確標準。(五)教導學生達到目標後,會增加自我重視感,且亦增加他人對自己的敬重。(六)假如學生已多次失敗經驗,則應改以較小目標作為規劃。戴強斯(DeCharms)發現貧窮少數民族在學習上常易產生習得無助感,針對教師如何幫助習得無助之學生,戴強斯提出以下建議:(一)幫助學生了解自身長處與短處,訂定切實之目標。(二)擬定具體行動目標,且協助學生達成。(三)教導學生如何決定何時完成其所訂定之目標。 二、成功與失敗導向亞特金森將學...
前導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學生而言並非一看就清楚時,前導組織似乎最為有效。但在下述兩種情況,前導組織通常沒有幫助:第一,沒有明確組織的、事實性的訊息;第二,包含許多獨立主題的教材。此外,如果先前知識淺薄或根本缺乏時,則用來活化先前知識的方法(如前導組織)反而有害。例如,若學生對基督教的瞭解不多,則討論佛教和基督教的關係的文章,可能反而會使學生更加混淆,而無助於學生的理解。 總結使用前導組織這個做法本身就是一種有價值的策略,但是有關前導組織的研究也說明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較為廣泛的原則:活化先前知識有助於理解和保留。前導組織以外的其他策略也是利用相...
雙重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輔導工作,易有同時和學生產生授課與諮商的雙重關係,引發相關倫理顧慮,其可能引起的問題如「角色和責任不明確」、「諮商專業關係受扭曲,界線變模糊」、「容易失去客觀性而妨礙判斷」、「容易使個人需求與專業需求曖昧不明」。處理雙重關係的原則是要努力避免可能危害專業判斷和增加當事人犧牲的風險,當此關係已引起前述問題時,應將當事人轉介給另一個適任的諮商師。(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雙重關係英文關鍵字:dual relationship 參考文獻註一:王智弘。個人諮商過程中涉及的倫理議題。取自 http://www.heart.net...
問卷調查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盡一致,導致其信度降低。……等等缺點 編制原則1.清楚且簡單地敘述問題中的名詞,以免造成誤解。2.以明確字詞來替代意義不一致之描述性形容詞與動詞。3.避免採用雙重否定之問題。4.設法避免不當或無法周延之答案。5.避免採用含有雙重目的之問題或一個問題包含兩個部份以上。6.在特別須需要強調之字詞(或底下)劃線。7.當要求評定等級或比較時,需有一個參照點。8.避免不當假定。9.敘述之問題適合於所有應答者。10.設計可得到完整答案之問題。11.準備將答案作有系統的量化處理。12.該考慮研究者自己可能採取歸類答案之方式,而非應答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