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6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稱湯藥為「飲子」。唐.杜甫〈寄韋有夏郎中〉詩:「飲子頻通汗,懷君想報珠。」
湯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醫上指藥草加入水後,煎熬出來的湯藥。亦泛指藥劑。《新唐書.卷一五九.吳湊傳》:「及屬病,門不內醫巫,不嘗藥,家人泣請。……帝知之,詔侍醫敦進湯劑。」唐.皮日休〈祝瘧癘文〉:「所病於人者,上則湯劑,次則礦艾,愈矣。」也稱為「湯藥」。
急星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早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表聞1>,辭不就職。詔書切峻2>,責臣逋慢3>;郡縣偪迫,催臣上道4>;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5>,則劉病日篤6>,苟順私情,則告訴7>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8>。……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 〔注解〕 (1) 具表聞:詳盡地上表奏聞。 ...
十全大補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白芍、當歸、川芎、黃芪、肉桂等十味藥材所製成的湯藥。能補益血氣,適用於精神疲倦、病後衰弱、夜夢遺精、月經不調、崩漏失血等症狀。
和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調理、彼此協調。漢.東方朔〈非有先生論〉:「海內晏然,天下大洽,陰陽和調,萬物咸得其宜。」元.鄭光祖《㑳梅香》第二折:「教解元善服湯藥,把貴體和調。」
奉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侍湯藥。《紅樓夢》第二回:「誰知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疾而終,女學生侍湯奉藥,守喪盡哀,遂又將要辭館別圖。」
俞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良醫,相傳為黃帝之臣。醫病不用湯藥,只給病人割皮解肌,洗滌內臟。也作「俞柎」、「踰跗」。
香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焚香用的炭餅。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香餅,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餅之火,可終日不滅。」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四司六局》:「香藥局,專掌藥楪、香球、火箱、香餅、聽候索喚、諸般奇香及醒酒湯藥之類。」
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纔聞居士病榮(縈)身,凡是有靈皆怪訝,病臥只居方丈內,飢羸起坐甚艱難。國王王子盡奔波,居士宰官咸禮覲,一切天人皆到會,果然見一病維摩。多將湯藥問因依,大照國師尋斬候,雖即(至心)申體察,莫知來處辯其因。謝諸人者賜相哀,四大元知有此災,舊日神情威似虎,今來體骨瘦如柴。深貴汝,倍憂懷,我此身形自嘆裁,因有如斯縈病故,廣陳妙法唱將來。
續命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以延續生命的湯藥。宋.邵雍〈首尾吟〉一三五首之六○:「返魂丹向何人用,續命湯於甚處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