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琶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 僳族民間舞蹈。流傳於雲南省怒江、保山、麗江等 僳族聚居區。 僳語稱《其本欠》。因在琶伴奏下起舞,故名。有的地區伴奏樂器為小三弦,也叫《三弦舞》。每逢節日集會、婚嫁喜慶日子,只要有人彈起弦子,就會聚攏跳舞的人群,人們說:「弦子一響,腳板就癢,笛子一吹,搖頭擺尾」。彈弦子的人,既是伴奏者,也是領舞者,每變換一支曲子,舞步也即隨之變換。舞步由簡單到複雜,節奏由緩慢而逐步加快,情緒由舒緩到激烈,這些都由領舞者的曲調來作指揮。內容一般為表現生產勞動,但也有模擬動物跳和表現日常生活的。主要為圍圓起舞,也有二人一組起舞,二人舞時,男的將手搭於女的肩上,女的懷抱琶,邊彈邊舞。由於琶本身音量不大,...
顆粒藍吻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所記載之Rhinobatos granulatus Cuvier, 1829為本種之同種異名。體盤長度大於寬度,約為全體長之1/3倍。尾部約為體長之一半,吻端至口較體長之1/5為長,吻長而尖,邊緣平直。眼小,頭長(至第五鰓裂)為其8.75至12.8倍。眼眶以前之吻長為兩噴水孔間隔之4倍,口前吻長為口寬之3.11倍。吻背突起稜狹窄,全長之大部分均彼此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吻長為眼徑之7.25至9倍,兩噴水孔間隔為眼徑家噴水孔徑之1.91倍。噴水孔具兩褶,外褶薄弱,內褶發育不全或缺如,鼻孔中等長,斜位,口寬為其1.78倍,鼻孔長度較兩鼻孔間隔略長(1.07倍);前鼻瓣極少內向發展。口近...
斑紋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盤近於三角形,長度大於寬度。吻短,鈍尖,吻長約為體盤長之1/5~1/4。眼間隔窄,口裂長為鼻孔長度之1.6~1.8倍。胸鰭窄,腹鰭靠近胸鰭,尾縱扁,不具下葉。體表被小盾鱗,背部具棕色斑,腹部色淡。
臺灣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吻長,尖端鈍圓,側緣略為凹入;其眼眶以前之長度為噴水孔間隔之3.4倍,口前之長為口寬之3.4倍。吻背突起稜比較狹長,全長多少分為兩條,僅在吻端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眼窩以前之吻長為眼徑之4.1倍,眼徑加出水孔徑約與兩出水孔間隔相等。噴水孔之外褶發育完善,內褶則小型。鼻孔中庸大,斜位,寬度為其1.5倍,或約與兩鼻孔間隔之1.3倍;其與吻側編織水平距離較鼻孔長度略小。前鼻瓣向兩鼻孔間隔區伸展至鼻孔內緣之線。口裂近於平直。第一背鰭高度約為其長度之兩倍,起點位於相當腹鰭基底之距離大於兩背鰭間隔,鰭基底長度約為兩背鰭間隔之1/3。皮膚上有小齒狀突起,但摩之平滑;背部中央線;眼眶周圍及噴水孔上方,各有一列...
美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名為美姿蟌。雄蟲全長38mm,雌蟲全長35mm。成熟雄蟲臉部橙黃色,頭頂黑色,兩複眼間有一條橙紅色橫紋。合胸正面黑色,中央有一條橙紅色寬縱紋,側面淡黃色,有黑色細縱紋。腹部橙紅色,無明顯斑紋。雌蟲合胸斑紋類似雄蟲,淡黃色。腹部淡黃色,第8~10節黑色。
黃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蟲複眼上半黑色,下半藍色。合胸黑色,前方有兩條短短的藍線,側視有三條藍斑,但在未熟的雄蟲為黃色。腹部背面黑褐色,腹面淡色,第9腹節後半到攫握器為黃色。雌蟲與雄蟲類似,但合胸側面第1條藍斑上半部與第2條藍斑癒合,腹部較粗,第8節後半及第9節黃色。
琶樂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稱。就字面意義言,「Lutiste」一詞,係指吉普賽音樂師,歌者及舞者之團體而言。此種團體每於獲得富裕人家舉行婚禮之消息時,即前往獻藝。此輩初期即興演奏音樂及歌唱民謠具有一定之風格,因而以各種特定名稱而知名。此種團體不僅在本國表演,亦至其他巴爾幹國家表演。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小眼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盤長度大於寬度,約為全體長之1/3倍。尾部約為體長之一半,吻端至口較體長之1/5為長,吻長而尖,邊緣平直。眼甚小,頭長(至第五鰓裂)為其24倍。眼眶以前之吻長為兩噴水孔間隔之4倍,口前吻長為口寬之3.11倍。吻背突起稜狹窄,全長之大部分均彼此接近,向後端略為分岐。吻長為眼徑之15.84倍(遠較噴水孔為小),兩噴水孔間隔為眼徑家噴水孔徑之1.91倍。噴水孔僅有一發育不全之外褶,內褶則缺如,鼻孔中等長,斜位,口寬為其1.78倍,鼻孔長度較兩鼻孔間隔略長(1.07倍);前鼻瓣極少內向發展。口近於平直。第一背鰭高度為基底長度之兩倍,起點在腹鰭之後一腹鰭基底長處,其與腹鰭基底之距離略較兩背鰭間隔為長(...
薛氏琶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扁平,體盤近於三角形,長度大於寬度;背部中央線之顆粒狀突起僅存痕跡。吻長而鈍尖,吻長約為體盤長之0.2-0.25倍。眼間隔窄,小於眼徑。口平橫,有唇褶,口裂長為口前吻長之0.28-0.30倍;牙小,排列為鋪石狀,兩頜牙均相同。胸鰭窄,腹鰭靠近胸鰭,尾縱扁,不具下葉。體表被小盾鱗。背面棕色,無斑紋;吻側及腹部色淡;吻的前部腹面上有暗色斑。
嘴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鷸。繁殖季背面黑褐色,有黑色斑點,紅褐色羽緣。頰、胸棕紅色,胸具黑色斑點,其餘腹面白色。非繁殖季背灰褐色,具黑褐色斑點和淡色羽緣,額、眉斑和腹面白色,褐色過眼線,胸側有黃褐色縱紋。飛翔時翼上白帶明顯。幼鳥似成鳥繁殖羽,但無棕紅色。喙黑色,喙基平扁,尖端呈鏟形。跗蹠及趾黑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