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5.76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暴殄天物」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武成》(武)王若曰:「嗚乎!群后!……我文考文王,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大邦畏其力,小邦懷其德。惟九年,大統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曰:『惟有道曾孫周王發1>,將有大正2>于商3>。今商王受4>無道,暴殄天物5>,害虐烝6>民,為天下逋逃7>主,萃淵藪8>予小子既獲仁人,敢祇承上帝,以遏亂略。……』」 〔注解〕 (1) 周王發: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因商紂暴虐無道,乃率領諸侯伐商,大戰於牧野,敗紂而代有天下,都鎬京。在位十九年崩,諡曰武。 (2) 正:通「征」,討伐。 (3)...
青雲平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平步青雲」。見「平步青雲」條。01.宋.晁端禮〈喜遷鶯.清和時序〉詞:「慶門裡,把丹枝爭折,青雲平步。」02.《舉案齊眉》第一折:「想皇天既與他十分才,也注還他一分祿,包的個上青雲平步取。」 
誓海盟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盟誓像山海一般,堅定永久而不改變。用以表示愛情的真誠。明.鄭若庸《玉玦記》第一三齣:「誓海盟山,金釵鈿合,相同語恩私。」《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玉簪記.詞姤私情》:「皇天在上,照證兩心知,誓海盟山永不移。」也作「誓山盟海」、「山盟海誓」。
收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容養育。《西遊記》第九回:「倘或皇天見憐,有人救得,收養此子,他日還得相逢。」《紅樓夢》第六八回:「鳳姐悄悄的求李紈收養幾日。」
篡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弒君而奪取王位。《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為人臣子不通於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誅死之罪。」《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只有漢高祖,姓劉名季,他取秦始皇天下,不用篡弒之謀。」
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饗禮祭禮。如:「大饗」、「饗禮」。禮記.月令:「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饗。」儀禮十七篇未有饗禮,故自兩漢以下,學者之說饗禮,率多各逞瞭解,期於相勝,於是治絲益棼,而吉時饗禮之真象愈不可問矣。竊以為饗禮雖不存,其散見於經傳者,猶可考而知之。尤其左氏所載饗事,例近七十,為最可靠之資料,探討饗禮,當以是為據依。爰本斯意,從事饗禮之考辦。所據除春秋內外傳及三禮等載籍以外,晚近出土之文物資料,間有可資尋繹饗禮之原委,補苴經傳之闕佚者,亦從而取之。於前修時賢之說,雖多所辨難,然凡有所立,或有所破,要皆稱情而發,求當於理,不敢逞其客氣,...
后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地。《楚辭.宋玉.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漧?」唐.杜甫〈秋雨歎〉詩三首之三:「秋來未曾見白日,泥汙后土何時乾。」
秋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天所下的大雨。《楚辭.宋玉.九辯》:「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時而得漧。」《紅樓夢》第四五回:「秋霖霢霢,陰晴不定。」
悅近來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路》:「近者說,遠者來。」比喻使近者悅服,遠者歸附。《魏書.卷五八.楊播傳》:「是以先朝居之於荒服之間者,正欲悅近來遠,招附殊俗,亦以別華戎、異內外也。」《梁書.卷六.敬帝本紀》:「既懸白旗之首,方應皇天之眷,布德施惠,悅近來遠。」
秋色平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平分秋色」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平分秋色」是指中秋時分。中秋為農曆八月十五日,因居秋季三個月之中,恰為秋天平分之處。故此語見於宋代詩詞,總與明月相襯托,如宋.李朴〈中秋〉詩:「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這是詠中秋時常見的用語。也因為是秋色平分,所以引申有分不出高下的意思。有人以為此語遠出於戰國楚.宋玉〈九辯〉「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凜秋」之句,意思是:上天把一年平均分為為春、夏、秋、冬四季,我獨自為寒冷淒清的秋季感到傷悲。句中「平分四時」的意思與「平分秋色」不同,備此參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