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3.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歲紀年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以太歲的運行來作為紀年的方法。古人有所謂十二辰的概念,即把黃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然而歲星(即木星)的運行由西向東,和十二辰的方向相反,因此設想出一與歲星運行方向相反,且公轉週期恰為十二年的「太歲」星,如此與十二辰的方向一致,而以太歲所在的部分來紀年,如太歲在子、太歲在寅。
綠泥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水的鎂矽酸鹽黏土礦物。屬單體晶系,呈六角板狀、菱狀、線狀、纖維狀,多由雲母、輝石、角閃石等分解而成,呈淡綠色,半透明,有光澤。
腸繫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懸吊或固著大小腸的腹膜。可分為小腸繫膜、橫結腸繫膜及乙狀結腸繫膜三種。腸繫膜雖薄,但甚堅韌,且有血管、淋巴結及神經纖維等分布。
太歲年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把黃道附近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並由東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再以太歲的運行來做為紀年,當太歲在寅的方位時,稱為「攝提格」;太歲在卯的方位時,稱為「單閼」,而由辰至丑,依序為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困敦與赤奮若,太歲年名即指這十二個年分的名稱。
十二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將黃道分為十二等分,以正節氣及歲星(即木星)的位置,稱為「十二次」,也稱為「十二辰」。
急就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漢代史游撰,四卷。唐顏師古注,宋王應麟補注。全書依姓名、衣服、飲食、器用等分類編成三句、四句、七句韻語,以為兒童識字之用。也稱為「急就章」。
等角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一角二等分成等角的射線。也稱為「角平分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