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18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代為說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項斯未出名前,楊敬之愛其詩,曾贈詩云:「幾度見詩詩盡好,及觀標格過於詩,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後項斯詩流傳至長安,次年就擢上第。典出《唐詩紀事.卷四九.項斯》。後指替人說好話。如:「他為得到這分工作,不斷找人代為說項。」
賈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詩風清奇幽峭和孟郊相近,世稱為郊寒島瘦。 著作賈島著有《長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長江集新校》,用《全唐詩》所收賈詩為底本,參校別本及有關總集、選集,附錄所撰《賈島年譜》、《賈島交友考》以及所輯賈島詩評等,較為完備。代表作有〈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
斷爛朝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爛,殘缺陳腐。朝報,朝廷的公報,傳抄皇帝詔令和官員章奏之類。王安石戲稱《春秋經》只有簡略要聞而缺乏事情的原委本末,如同斷爛朝報。見《宋史.卷三二七.王安石傳》。後指陳腐雜亂,缺少價值的記載。元.王惲〈編年紀事序〉:「若筆之無所用,則上下數千載事績,特斷爛朝報耳。」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三.歷史.東華錄》:「閱東華錄,此書絕無觸礙,而所記大事,往往不具首尾,錯雜漏缺,全無體裁,真斷爛朝報也。」
戒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機關秩序、安全有周詳的防範設計,以防止違紀事件或意外事故發生。如:「發生收容人強奪監所槍械,挾持人員事件,凸顯監所戒護管理有許多缺失,必須盡速改善。」
狐兔之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兔死狐悲」。見「兔死狐悲」條。01.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陳公被留,家人向隅,愛子乞援狐兔之悲,有情者誰復能遣?」
馬奎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ndira, 1978),以及小說《邪惡時刻》(In Evil Time, 1979)、《預知死亡紀事》(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 1983)、《愛在瘟疫蔓延時》(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1988)。當然,馬奎斯最著名而成功的作品應屬1967年出版的《百年孤寂》(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這部長篇小說一出版,就被譽為「拉美文學的一場大地震」,甚至被譽為自塞萬提斯的《唐吉訶德》以來最偉大的西班牙語作品,馬奎斯也因此獲...
口快心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直口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直口快 」之「直」是「直率」,整個詞語即指性情直率,所以說起話來無所隱暪,誠實表達自己的想法,見於文天祥〈紀事詩序〉中,為蒙古大將伯顏對文天祥的讚美。文天祥為南宋人。恭帝德祐年間,蒙古大軍來侵,兵臨城下,朝廷見大勢已去,向元軍獻土投降。文天祥圖謀恢復,但兵敗被俘,囚禁於元都燕京長達四年,終因拒降被殺。他生前寫了不少抒發胸臆的詩作,其中一首〈紀事詩〉,在詩序中陳述了在敵營與南宋降將呂文煥會面的情況。呂文煥原為南宋鎮守襄陽的統帥,守城六年,彈盡援絕而開城降元,成了南宋叛將。襄陽失守,間接導致了南宋滅亡,所以文天祥一見呂文煥、呂師孟叔姪,便指稱他們為「...
漁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漁歌子》:又名《漁父》或《漁父樂》,大概是民間的漁歌。據《詞林紀事》轉引的記載說,張志和 曾謁見 湖州剌史 顔真卿,因爲船破舊了,請顔幫助更換,並作《漁歌子》五首。 這五首詞描述漁家生活的瀟灑閒逸,將原本平淡無奇的漁家生活,作者以生動的筆法,充份的表現出江南的春景。漁人自得其樂般,不憂慮,不歎窮,自由自在的生活,表露了人生高潔的思想。句中有靜有動,互相舖陳,讓整首詞更顯活潑生動。
史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將圖書分成經、史、子、集(甲、乙、丙、丁)四個大類,其中第二大類為「史部」。凡記事的書,如正史、編年史、紀事本末、別史、雜史、傳記以及地理、時令、職官、政書等均屬之。
置若勿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士,豈嘿之一字,真是相體。流禍無窮,千古炯戒。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周順昌〈福州高璫紀事〉。 (2) 沈蛟門:沈一貫(西元1531∼1651),字肩吾,號龍江,明浙江鄞縣人。為人耿介,歷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頗有盛名。與同事沈鯉不和,多相排擠,後於楚宗、妖書、京察三事處理不公,甚違清議。萬曆三十四年,與沈鯉同罷去官。卒謚文恭。 (3) 郭明龍:郭正域(西元1554∼1612),字美命,明湖廣江夏人。博通典籍,授編修,曾為光宗講官,後為禮部右侍郎,掌翰林院。萬曆年間,妖書事起,禍延正域,去官還籍,命幾不保,後舉朝為之不平,得以倖免。十年後卒於家,追贈禮部尚書、太子少保,謚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