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6.54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吐。《左傳.哀公二年》:「吾伏弢嘔血。」唐.杜甫〈北征〉詩:「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
領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領會曉悟。明.李贄〈復焦弱矦〉:「蓋《近溪語錄》須領悟者乃能觀於言語之外,不然,未免反加繩束。」《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慢慢的講到學問,三位高徒頗能領悟,姚老夫子非常之喜。」《紅樓夢》第一一五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好些。」
先斬後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掌有重權的官員,遇有重犯,先行正法,而後奏聞朝廷。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聖恩可憐,君老夫兩淮堤刑肅政廉訪使之職。隨處審囚刷卷,體察濫官汗吏,容老夫先斬後奏。」後比喻先採取果斷行為,再向上級報告,或先做了再說。如:「因為一直聯絡不到你,我只好先斬後奏了。」也作「先行後聞」、「先斬後聞」。
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隋唐演義》第二二回:「老夫人卻也記得九月二十三日,是嫂嫂的整壽,商議差官送禮,尉遲託公子攛掇謀差山東,假公濟私,就與秦母拜壽。」
蠢蠢欲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鄭伯如晉,子大叔相,見范獻子。獻子曰:「若王室何?」對曰:「老夫其國家不能恤1>,敢及王室!抑2>人亦有言曰:『嫠不恤其緯3>,而憂宗周之隕,為將及焉!』今王室實蠢蠢4>焉,吾小國懼矣。然大國之憂也,吾儕何知焉?吾子其早圖之,《詩》曰:『缾之罄矣,惟罍之恥。』王室之不寧,晉之恥也。」獻子懼,而與宣子圖之,乃徵會於諸侯,期以明年。 〔注解〕 (1) 恤:音ㄒㄩˋ,憂慮。 (2) 抑:不過。 (3) 嫠不恤其緯,而憂宗周之隕:寡婦不憂慮自己紡織的緯紗,而掛念王朝的隕滅。比喻忘身憂國。嫠,音ㄌ|ˊ,寡婦。宗周,指周王朝。因周為所封諸侯國之宗主國,故名。 (4) 蠢蠢:動...
眉飛色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安老爺、安太太左顧右盼,真個是好個佳兒,好雙佳婦!老夫妻只樂得眉飛色舞,笑逐顏開的,連連點頭。」
貪贓枉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據《元曲選》引)老夫范仲淹1>,自從劉衙內保舉2>他兩個孩兒去陳州開倉糶米3>,誰想那兩個到的陳州,貪贓壞法,飲酒非為。奉聖人的命,著老夫再差一員正直的去陳州,結斷此一樁公事,就敕賜勢劍金牌,先斬後聞。 〔注解〕 (1) 范仲淹:西元 989∼1052,字希文。宋名臣,吳縣人,為秀才時即以天下為己任,仁宗時官至參知政事,元昊反,以龍圖閣直學士與夏竦經略陝西,號令嚴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稱為「龍圖老子」,夏人稱為「小范老子」。喜好彈琴,然平日只彈〈履霜〉一曲,故時人稱之為「范履霜」。卒諡文正。 (2) 保舉:古時由大臣奏請提升有特別技能、學識或功績的人才,供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硬、固執。漢.桓寬《鹽鐵論.論功》:「倔強倨敖,自稱老夫。」《宋史.卷三六○.趙鼎傳》:「檜見之曰:『此老倔強猶昔。』」
枕石漱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山石為枕,以溪流漱口。語本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孫子荊年少時欲隱,語王武子『當枕石漱流』,誤曰『漱石枕流』」。形容高潔之士的隱居生活。漢.曹操〈秋胡行〉二首之一:「道深有可得,名山歷觀。遨遊八極,枕石漱流。」明.陸采《明珠記》第二八齣:「當時離亂之際,多少富貴的,死于兵革之中。爭如老夫枕石漱流,快活山中度日。」也作「枕流漱石」「漱流枕石」、「漱石枕流」。
自投羅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鏡花緣》第一○回:「老夫為痴兒賓王所累,萬不能復回故土,自投羅網;況已老邁,時光有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