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4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羽毛未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蘇秦(西元前?∼317),字季子,洛陽人,是戰國時的縱橫家,與張儀一同拜師於鬼谷子。據《戰國策.秦策一》載,在他學成時,想向秦惠王求官,於是遊說秦王說:「貴國西邊有富庶的漢中和巴蜀,北方有胡地的皮革和代地的良馬,南邊的巫峽和黔中地形險要,東邊的殽山和函谷是要塞。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富足,不但地大物博,又有天然屏障,可說是天府之國。加上大王您又是賢君,士兵人民眾多,只要好好利用這些有利的資源,必能併吞所有諸侯,稱霸天下。」秦惠王聽了蘇秦的話說:「我曾聽說,一隻鳥在羽毛還沒長豐滿之前,不可以高飛;一個國家在法令還沒有制定之前,不可以嚴刑處罰;在照顧還不夠時,不可以派使百姓做事;在政教還推動不順的時候...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並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負重致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任重致遠注音︰ㄖㄣˋ ㄓㄨㄥˋ ㄓˋ ㄩㄢˇ漢語拼音︰rèn zhòng zhì yuǎn釋義︰猶「負重致遠」。見「負重致遠」條。 01.《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湎於阿諛諂媚的言詞之中,牽制於姬妾近侍的包圍之下,使得「不羈之土」─那些賢能而不受拘束的士人,宛如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愚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的原因。因此他勸諫梁孝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應該與賢臣們肝膽相照,共同治理國政。梁孝王在看了這封書信後,就派人把鄒陽放出來,並且成為他的貴賓。後來「放蕩」和「不羈」典源被合用成「放蕩不羈」,用來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圓鑿方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騏驥兮安歸?謂鳳皇兮安棲?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文子.上義》。 (2) 騏驥:駿馬、良馬。 (3) 駶跳:跳躍。駶,音ㄐㄩˊ。 (4) 唼:音ㄕㄚˋ,魚、鳥在水中覓食。 (5) 圜鑿:器物上可鑲嵌東西的圓形下凹部分。圜,音ㄩㄢˊ。 (6) 方枘:一端削成方形的短木頭。枘,音ㄖㄨㄟˋ。 (7) 鉏鋙:音ㄐㄩˇ ㄩˇ,互不相容。同「齟齬」。〔參考資料〕 《文子.上義》夫知法之所由生者,即應時而變;不知治道之源者,雖循終亂。今為學者,循先襲業,握篇籍,守文法,欲以為治,猶持方枘而內圓鑿也,欲得宜適亦難矣。
駑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良馬
駿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馬、良馬。《戰國策.秦策五》:「君之駿馬盈外廄,美女充後庭。」《三國演義》第三三回:「操撫慰單于人等,收得駿馬萬匹,即日回兵。」也稱為「駿驥」、「駿足」。
張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114)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循表涉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法者因時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聖,其法皆不同;非務相反也,時勢異也。故曰:良劍期乎斷,不期乎鏌;良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為治,豈不難哉!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嬰兒啼。人問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遊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荊國之為政,有似於此。 譯文楚國人要去偷襲宋國,派人先...
大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時西域國名。即現今中亞細亞烏茲別克共和國一帶。太初元年,漢武帝命李廣利伐大宛,苦戰四年,終於迫使其投降。產天馬、汗血馬等良馬。[例]大宛的居民從事農牧業,盛產葡萄和苜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