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燈光誘捕蟲的器具。依其配備,分傳統的水盤式與低壓電擊式兩種。
栗頂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onopophaga castaneiceps
體長13公分,雄鳥全身大致為橄欖灰色,前額及頭頂為亮栗色,眼後有一明顯白色條紋,末端呈束狀,腹部顏色較淡;雌鳥整個頭部及胸部為紅褐色,眼後亦有白色條紋,背部為橄欖綠色,腹部及喉較白。腳長,為淡藍色。
共4亞種,分布於南美洲,由哥倫比亞至厄瓜多東部及秘魯北部。海拔分布主要在1,200~1,800公尺間,但在太平洋岸,可降至500~700公尺。
喜好底層濃密的潮溼森林,亦常出現在倒木及幼樹較多的環境,單獨或成對活動,常停棲於靠近地面的枝條上,習慣停棲一段時間後,再到地面走動或覓食,並重覆此「休息-移動」的模式,不善飛行,飛行時會發出呼呼聲響。巢為杯狀,巢高約離地面1公尺。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鳥科(Family Conopophagidae)
熱帶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卵長0.5mm,黑色,長橢圓形,彼此會黏合形成卵塊。幼蟲無胸足,腹部末端呼吸管較長而明顯,斜立停棲於水面。成蟲體長約4mm,身體褐色,口器與觸角約等長,翅膀暗褐色。
臺灣子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東櫛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條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模式標本為日籍學者中條道夫(Michio Chujo)所採得,這也是本種被命名為中條蝎蛉的由來。然而本種目前已知紀錄亦僅有中條道夫(Michio Chujo)所採得之2雄1雌共3筆。體呈淡褐色,翅呈黃褐色,翅長25mm,寬5.7mm。翅痣明顯,斑紋則僅見於翅頂附近。在Rs以及R1處亦沒有任何斑紋,為斑紋較少的種類。Cu與A1間無橫脈。雄性生殖器上生殖瓣呈現向後延伸的指狀突出。
蓬萊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種為臺灣所特有,頭黃褐色,胸暗褐色。Rs脈基部、R1脈基部與橫脈較為深暗。翅頂邊緣無斑紋,Cu脈與1A脈間無橫脈。雄性上生殖瓣外緣輪廓圓鈍,長度較抱器基節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眾聚集的聲音。宋.陸游〈春晚書懷〉詩:「暑近雷先隱轔,雨前螘垤正崔嵬。」
斑紋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在蝎蛉屬(Bittacus)中屬於翅膀斑紋較為明顯的種類,在Rs脈的基部以及R1脈的基部皆有深色的暗斑。除了Cu脈與1A脈間無斑紋外,其餘橫脈多有深暗色斑紋。雄性上生殖瓣短於抱器基節,陽莖器基部外緣輪廓呈現球根狀。本種與條紋蠍蛉(B. striatus)近似,兩種不同之處在於本種之暗色斑紋則較短小,而條紋蠍蛉(B. striatus)後翅接暗色斑紋延伸至CuA脈處;另外條紋蠍蛉(B. striatus)為雄性陽莖器基部為錐狀,而非本種之球根狀。
楚南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之模式標本為日籍學者楚南仁博(Jinhaku Sonan)所採得,這也是本種被命名為楚南蝎蛉的由來。本種雄性上生殖瓣相當小,長度約和尾毛一樣,僅達抱器基節的一半長。陽莖器基部有著齒狀的輪廓,上生殖瓣背端緣有細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