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7.5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相傳舜初耕於此。歷山所在的說法很多:(1)位於山西省永濟縣東南,又名雷首山、歷觀,上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駰.集解。(2)位於山西省翼城東南,上有舜王坪。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唐.張守節.正義。(3)位於山東省歷城縣西南,山上有舜祠,故又名舜耕山。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濟水注》。也稱為「歷山」、「千佛山」。(4)位於山東省濮縣東南,上有陶墟,相傳舜耕陶於此。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河注》。(5)位於浙江省餘姚縣西北,有舜井。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南朝宋.裴駰.集解。
日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占候卜筮的人。《墨子.貴義》:「子墨子北之齊,遇日者。」《史記.卷一二七.褚少孫補日者傳》南朝宋.裴駰.集解:「然則古人占候卜筮,通謂之日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紵麻類的植物,可以織成布匹。《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夫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纑,紵屬,可以為布。」
八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方邊遠之地。《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漫衍,旁魄四塞,雲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南朝宋.裴駰.集解:「埏音延,地之際也。言其德上達於九重之天,下流於地之八際也。」
卑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勉的樣子。《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太史公曰》:「申子卑卑,施之於名實。」南朝宋.裴駰.集解:「自勉勵之意也。」
炮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一種刑法。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史記.卷三.殷本紀》:「百姓怨望而諸侯有畔者,於是紂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裴駰集解引《列女傳》:「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格之刑。」也作「炮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繞在馬腹下,用來縛繫馬鞍的皮帶。《史記.卷二四.禮書》:「寢兕持虎,鮫韅彌龍,所以養威也。」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韅者,當馬腋之革。」唐.司馬貞.索隱:「韅,馬腹帶也。」
月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為月駕車的神。《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纖阿為御」句下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纖阿,月御也。」也稱為「纖阿」、「望舒」。
嬛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輕佻而長於口才。《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南朝宋.裴駰.集解:「窈窕好容,質性嬛佞。」
三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左傳.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2)漢代均輸、鍾官、辨銅令的合稱。《史記.卷三○.平準書》裴駰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鍾官、辨銅令。』然則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