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25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追究
更弦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算是最好的樂工也無法彈奏,以此強調如果制度沒有更改,就算有賢人治國,也無法將國家治理得很好。 「易轍」則是出自《晏子》,晏子治理阿地三年,結果民怨四起,齊景公知道了,就召見晏子問他是怎麼一回事,晏子就回答,因為他端正社會風氣,所以心懷邪念的人就有怨言;表揚節儉的人,懲罰偷竊的人,所以懶惰怠慢的人就有怨言;因為不畏強貴,一視同仁,所以豪富權貴就有怨言;禁止官員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
不咎既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既往不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算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了結,不再追究、計較。如:「既然你不願意陪我去逛街,那就算了。」
窮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究事物的根源。《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震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郁,明經博覽,無不窮究。」也作「窮竟」。
2.談天。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夜坐時停了針繡,共姐姐閒窮究,說張生哥哥病久。」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二折:「故友,十年間阻干戈後,寄音信細窮究,半上青雲半土坵,題起來雨淚交流。」
追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究事物的原由。《文明小史》第八回:「雖見他不帶行李,也並不十分追問。」
行政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行,則可提請立法院再議。倒閣關係倒閣權做為立法院制衡行政院之機制,立法院可對行政院長提出不信任案,追究內閣之政治責任。(註2) 參考書目註1:許育典,《憲法》,台北:元照,2011年9月五版,頁392-399。註2:吳春來,<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199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政院英文關鍵字:Executive Yuan
當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事情有直接關係的人。如:「這次紛爭當事人願意和解,不再追究。」也作「當事者」。
可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鄙視。如:「她的行為雖可鄙,但追究其動機,卻也叫人同情。」
究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追究查辦。指追查出犯罪事實而給予處罰。[例]他們蓄意破壞教室內的公物,得依校規究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