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8.63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瞻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遠望。《詩經.邶風.燕燕》:「之子于歸,遠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見一少年,臨流瞻望。」
脫殼金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襲孫堅軍營,孫堅大敗。孫堅與部將突圍而逃,呂布緊追不捨。孫堅急中生智,將袍甲掛在樹上,呂布追兵遠遠望見孫堅袍甲,但因畏懼孫堅英勇不敢近前,只有遠遠用箭亂射。後來不見動靜,近看,才知中計,孫堅早已脫身逃走。
翹首企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抬起頭,踮起腳跟遠望。形容盼望殷切。明.瞿佑《剪燈新話.秋香亭記》:「但翹首企足以待結褵之期,不計其他也。」也作「翹首引領」、「翹足引領」。
儼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例]遠遠望去,瀑布儼如一條白練,懸掛於山間。
如荼如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軍、右軍三個方陣,合計約三萬人的陣勢。中軍的士兵一律穿白衣、白盔甲,拿白旗,使用白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白色的花;左軍的士兵則一律穿紅衣、紅盔甲,拿紅旗,使用紅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好像一團火球;右軍的士兵則一律穿黑衣、黑盔甲,拿黑旗,使用黑色羽毛裝飾的箭,遠遠望去一片烏黑。天剛亮,吳國軍隊已近晉營,吳王親自擂起戰鼓,三軍也跟著吶喊,聲音響徹天地。晉國國君見到這樣盛大的軍容,嚇得趕緊派人議和,尊吳王為霸主,這件事才告結束。後來「如火如荼」這個成語,就從原文中用來形容軍容的「望之如荼」、「望之如火」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容壯盛浩大,也用來形容事物的興盛或氣氛的熱烈。
方面大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富貴的相貌。《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三》:「帝王之興,自有天命,周世宗見諸將方面大耳者皆殺之,我終日侍側,不能害也。」《儒林外史》第四回:「轎子將近,遠遠望見老父母兩朵高眉毛,一個大鼻梁,方面大耳,我心裡就曉得是一位豈弟君子。」
目斷飛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目遠望,直至飛雁不見。常形容離別的悲悽之情。宋.趙善括〈柳梢青.愁別欣逢〉詞:「一樽良夜匆匆。怎忍見、輕帆短蓬。漢水無情,楚雲有意,目斷飛鴻。」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九折:「此情未語淚先溶,自今別去,目斷飛鴻。」
倚扉而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靠在門扉上遠望。《三國演義》第一○一回:「且蜀兵應去者,皆準備歸計,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
放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張大眼睛看。唐.白居易〈洛陽有愚叟〉詩:「放眼看青山,任頭生白髮。」《綠野仙蹤》第四○回:「家中男女一個也不見,房屋燒的七零八落。放眼四望,滿城煙火迷天。」
2.放開眼界觀看。如:「放眼天下」、「放眼未來」。
三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約計的少數。唐.李白〈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詩:「遂將三五少年輩,登高遠望形神開。」《水滸傳》第二回:「只帶三五個做伴,將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騎鞍馬,步行下山,逕來到史家莊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