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欺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假話哄騙人。《漢書.卷八.宣帝紀》:「上計簿,具文而已,務為欺謾,以避其課。」也作「欺騙」。
畫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鬼怪用畫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騙人害命。比喻掩蓋醜惡實質的美麗外表。典出《聊齋志異.卷一.畫皮》。如:「這種內心狠毒的女人光有美麗的外表,正像畫皮一樣,單只是畫了一層皮,包的可是鬼怪妖魔啊!」
謊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騙人的假話。[例]他起初為了想脫罪而說謊話,但最後仍因良心譴責而俯首認罪。
寶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貴的礦石。通常被切割、擦潤、拋光後作為收集品、收藏品或穿著裝飾之用。作為寶石的礦物,一般顏色鮮豔柔和,光澤和花紋美觀,結構均勻,折光率強,硬度較大,化學成分穩定。
打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名行騙、惡意胡鬧。《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這個,社長你不知,他是詐騙人的,故來我家裡打渾。」也作「打諢」。
譸張為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不實的言語來欺騙人。《書經.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為幻,此厥不聽,人乃訓之。」《聊齋志異.卷一.成仙》:「周驚怛欲絕,竊疑成譸張為幻。」
非愚則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是愚蠢,就是故意欺騙人。《莊子.秋水》:「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故明據先王,必定堯舜者,非愚則誣也。」
冤各有頭,債各有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報仇討債要找準對象,不牽累他人。比喻處理事情要找主要負責的人。《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我雖是個翦徑的出身,卻也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每日間只是嚇騙人東西,將來過日子。」《水滸傳》第二六回:「武松將起雙袖,握著尖刀,對何九叔道:『小子粗疏,還曉得「冤各有頭,債各有主」。你休驚怕。』」也作「冤有頭,債有主」。
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言語或手段騙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丹客專以此術哄人,人便死心塌地信他,道是真了。」《紅樓夢》第九回:「那怕再念三十本《詩經》,也都是掩耳偷鈴,哄人而已。」
充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遣發罪犯到遠地服役,稱為「充軍」。《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姚乙認假作真倚官拐騙人口,也問了一個充軍罪。」《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家裡交結欽犯,藏著欽贓,若還首出來,就是殺頭充軍的罪,他還敢怎樣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