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01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邊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領土的疆界,國與國間相鄰區別的界線。《晉書.卷八四.殷仲堪傳》:「必使邊界無貪小利,強弱不得相陵。」《西遊記》第一三回:「卻又驚動寺僧,整治茶湯齋供。齋罷,出離邊界。」也作「邊屆」。
警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文章中語句扼要,其辭義足以驚動讀者的部分。《文選.陸機.文賦》:「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驚動多數人或引起多數人的注意。《儒林外史》第七回:「此時哄動薛家集。百十里外的人,男男女女,都來看荀老爺家的喪事。」也作「烘動」、「轟動」。
置若勿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置若罔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明朝萬曆年間發生了「妖書」事件,禍連諸多朝中大臣,驚動全國上下。當時神宗已立長子為太子,即日後的光宗。而極為受寵的鄭貴妃連生三子,有人便寫了一篇文章,說鄭貴妃謀立己子,並直指皇帝將來會改立太子。由於內容均為胡亂推測之語,時稱之為「妖書」。神宗看了非常生氣,下令錦衣衛查辦,要找出寫這篇文章的人,處以極刑。一時間,傾朝都籠罩於妖書的陰影下,許多大臣因此受到牽連。當時的大學士沈一貫素與禮部侍郎郭正域不合,郭正域曾是沈一貫的學生,但郭正域一直對沈一貫不服,時常忤逆他,沈一貫因此懷恨在心。妖書事發後,有人向他密告可能是郭正域所為。沈一貫知道郭正域的為人,不可能...
枯腸搜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搜索枯腸」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據《全唐詩.卷三八八.盧仝》引)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喫。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1>喉吻2>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3>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囉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吵鬧。《西遊記》第二四回:「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囉唕,不可驚動他知。」《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欽差是在屋裡,就只不肯見你們,為的是怕你們囉唕。」也作「囉噪」。
聳動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聳人聽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聳人聽聞」原作「聳動聽聞」。聳,驚駭、驚動的意思。聽聞,所聽到的事情。「聳人聽聞」的意思是指人對於所聽到的事情感到驚駭。宋朝周密所撰《齊東野語》這本書記載很多南宋舊事,而〈洪君疇〉一文是寫洪君疇的生平事蹟。洪君疇,名天錫,宋朝泉州晉江人。理宗寶祐年間,宦官、外戚為禍,卻沒人敢上書彈劾,那時洪君疇恰好被任命為御史,他一向敢於直言,任職後在首次上呈的奏章,強調身為御史,應以公正無私的心,匡正君主行為,並且說:「職責所在,不但不能奉承大臣的旨意,也不敢奉承陛下的旨意。」當然,這種看法和官場諂媚風氣相達異,使人聽到這些話後大為驚駭、震憾。後來「聳人聽聞」這...
輕裝簡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顯貴者外出時裝扮輕便,減少隨從。如:「總統此次下鄉巡視,輕裝簡從,不願驚動大家。」
驚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煩擾。《三國演義》第三一回:「吾軍士驚擾汝鄉,吾甚不安。」也作「驚動」。
二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再說、並且。《紅樓夢》第三一回:「襲人知寶玉心內是不安穩的,待要不叫他伏侍,他又未必依,二則定要驚動別人,不如由他去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