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左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邪術、邪道。《禮記.王制》:「執左道以亂政,殺。」《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
嘓嘓噥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咕咕噥噥。說話小聲,含糊不清的樣子。《西遊記》第四四回:「口裡嘓嘓噥噥的禱道:『三清,三清,我說你聽:遠方到此,慣滅精。』」
住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歇息。《西遊記》第一八回:「我這些時不曾住腳,前前後後請了有三四個人,都是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降不得那精。」《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枕頭邊說起了十五日要大家到雍山打圍,到莊上住腳,須得預先料理。」
捱三頂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多擁擠,接連不斷。《平傳》第四回:「眾人捱三頂四,簇擁將來,一個個伸出手來,求太醫看脈。」也作「捱三頂五」。
妝模做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相乃真形」,「真佛無形,真法無相」。若不能明白法空的真諦,執意於各種幻化的虛相中追索,最後將被狐精魅等不實之物所迷惑,永遠無法見到佛之究竟,反而落入旁門外道中。此處禪師所謂的「作模作樣」,是指勤下工夫,苦心經營,極為堅持的模樣。後來「裝模作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但語義轉化成用來指故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諭,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出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脫罪名。《水滸傳》第三○回:「卻把這文案都改得輕了,盡出豁了武松。」《平傳》第二五回:「是你趕婦人下井,你自下去打撈屍首起來,我稟過知州相公,出豁你的罪。」也作「出脫」。
3.脫身。《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冤倒不辯得,和我連累了,如何出豁?」《醒世恆言.卷一三.勘皮靴單證二郎神》:「我聞得人善能隱形遁法,可帶些破法物去,卻是豬血狗血大蒜臭尿,把他一灌,再也出豁不得。」
剋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刻薄、苛刻。《後漢書.卷一六.寇恂傳》:「嚴文剋剝,痛於霜雪。」《西遊記》第四二回:「老孫自歸佛果,保唐師父,一路上也捉了幾個精,不似這廝剋剝。」也作「刻剝」。
八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可拆為八、刀二字,故八刀指分。明.徐𤱻《殺狗記》第一二齣:「我與你講過了,七錠以外,都是我的。不是我一個人要,還有那一位官人要八刀的。」《平傳》第二二回:「從今說過了,成了你的,我也不來爭;成了我的,你也休指望八刀。」
裝鬼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部故意做出滑稽的表情,以表示譏誚揶揄。《平傳》第八回:「每遍回來,眾僧背後做手勢裝鬼臉,慈長老只做不知。」
虛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真實的話。《西遊記》第四○回:「那魔見他下問,越弄虛頭。」《醒世姻緣傳》第七○回:「不料他媳婦一片虛頭奉承,輕輕脫了虎口,免了三百兩紋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