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那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動。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穿上這皁羅袍將虎腰來那動,分明是活脫下一個單奪槊的尉遲恭。」也作「挪動」。
馬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策馬的短棍。如:「馬棒、馬,都是用來策馬兒的。」
毛裡拖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氈,毛製品。毛裡拖氈指在毛料上拖著氈,滯塞難移。比喻行動遲緩。元.關漢卿《金線池》第四折:「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戰,一步步似毛裡拖氈。」也作「氈上拖毛」。
貝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於雙殼綱軟體動物、螃蟹及有毒渦毛藻中的有毒物質。由碳、氫、氮、氧等原子構成,有劇烈毒性。人類若誤食時,會引起神經系統麻痺。嚴重者導致死亡。
地老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點燃後能夠就地旋轉的煙火。《金瓶梅》第四二回:「霸王,到處響亮。地老鼠,串遶人衣。」
挽手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西遊記》第一五回:「聖僧,我還有一條挽手兒,一發送了你罷。」《金瓶梅》第三八回:「玳安道:『來了,取挽手兒去了。』」
開堂歃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祕密組織或幫派入會的儀式。用血塗嘴宣誓信守盟約,此外還有咬頭、拽牙、笞等方式。目的在考驗會員勇氣,以恐怖方式加強遵守團體規範。
太平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流行於北京、河北、東北、陝西、寧夏等地,表演時左手持鼓柄,右手執鼓,敲擊鼓面,並同時震動鐵環作響,一面舞蹈或演唱,各地跳法不同。此種表演形式,也稱為「太平鼓」、「太平鼓舞」。
敗壞門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有失體面。《西遊記》第二九回:「八戒腰裡掣出鈀來道:『老豬使的是釘鈀。』國王笑道:『可敗壞門面!我這裡有的是、簡、瓜、鎚、刀、鎗、鉞、斧,……隨你選稱手的拿一件去。』」
打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習俗於立春日,州縣官府以打春牛迎春,祈求豐收。宋.洪适〈南歌子.閏歲饒光景〉詞:「閏歲饒光景,中旬始打春。」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立春》:「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春。開封、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也稱為「春」、「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