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瓦斯中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使用瓦斯不當,所造成的中毒。症狀包括頭昏、目眩、嘔吐,嚴重者甚至死亡。
青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巴比妥鹽類的鎮定劑。為英語amobarbital的意譯。長期使用,對鎮靜劑的耐受性會增高,也相對提高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甚至會產生迷幻作用,使人體對外在環境的反射作用降低,容易造成意外事故,危害生命。
連宵達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功業自矜,導致生活縱酒淫亂,殘暴昏狂。常常飲酒、歌舞而從不停止,從早上到晚上,再從夜晚到天明。有時甚至做出不合國君身分的動作,袒露形體,穿著胡服,披散著頭髮,生活極為奢靡。他不再留心於治理國事,又大事營造宮室,修建長城,以致於舉國騷擾,人民為賦役所苦,負擔沉重,政治紛亂。後來「通宵達旦」這句成語可能就從《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的「從旦通宵」演變而出,用來指一整夜到天亮,亦用來形容徹夜地工作。
號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習俗,喪家以僕隸、甚至乞丐代哭,稱為「號喪」。見《南史.卷二四.王裕之傳》。
尿療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飲用尿液來治病的療法。尿的成分十分複雜,據聞其中不乏可以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甚至可以抗癌。
改絃易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弦更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弦更張」的「更」,是更換的意思,「張」則指給樂器上弦。弦樂器彈奏久了,弦會變鬆或斷掉,以致走音,甚至無法彈奏,這時就得更換琴弦,才能重新彈奏。董仲舒(西元前179∼前104)是西漢名儒,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提倡獨尊儒術。著有《春秋繁露》等書。因為他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所以漢武帝經常請他在施政方針上提出建議。在〈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見收於《漢書》本傳)中,董仲舒論到秦末乃至漢初的天下局勢,就像腐朽的木頭,又像糞土所做的牆,雖然君王想要發奮圖強,卻無可奈何,追究其原因,便是國家的制度沒有改變。他又舉更換樂器的弦為例,說明如果應該更換弦而不更換,就...
荒謬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盛行於五○及六○年代的戲劇流派。西元一九四七年興起於法國,主要開創者為伊奧涅斯柯(Ionesco)、貝克特(Beckett)。此派摒棄尋常的戲劇手法,改採非寫實的形式,否定語言的傳達功能及戲劇的一切規律,甚至全盤否定了人生。本來應該是很沉痛的戲劇,卻往往令觀眾覺得可笑、怪誕、苦澀、驚異與荒謬,頗能發人省思。代表作品如貝克特的《等待果陀》。
二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門進去的第二道門。《紅樓夢》第三九回:「老太太房裡的姑娘們,站在二門口,找二爺呢。」《文明小史》第三回:「聽了聽二門外頭那人聲越發嘈雜,甚至拿磚頭撞的二門鼕鼕的響。」
三秋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日三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詩經.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1>兮,一日不見,如三秋2>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注解〕 (1) 蕭:一種香草。即艾蒿。 (2) 三秋:舊有指三個秋季九個月、一個秋季三個月或三年等不同的說法。其實古人常用「三」表示多數,甚至用作無盡之詞。此詩中的「三月」、「三秋」、「三歲」,雖可語譯為「無窮個月」、「無窮個秋」、「無窮個年」,但都指時間的無限長久,表示無盡的相思,意義是一樣的。
化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武器的簡稱。具有化學效應的作戰武器。包括毒氣、火焰、煙幕等。能使人體神經系統喪失功能、皮膚嚴重灼傷,甚至窒息而死。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化武首次被大量使用於戰爭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