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梁元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08~554)名繹,字世誠,小字七符。南朝梁皇帝,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東王,逢侯景亂,得王僧辯等擁護,即位江陵。在位三年,為西魏所滅。諡元皇帝。性喜讀書,工詩善畫。著有《老子講疏》、《周易講疏》、《漢書注》等。後人輯有《梁元帝集》。
俚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對南方某些少數民族的泛稱。《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南蠻》:「建武十二年,九真徼外蠻里張游,率種人慕化內屬,封為歸漢里君。」唐.李賢.注:「里,蠻之别號。今呼為俚人。」《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列傳上.吳平侯景》:「俚人不賓,多為海暴,勱征討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外,悉送還臺。」
梁武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西元464~549)姓蕭名衍,字叔達,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省武進縣西北)。南北朝梁開國君主。與南齊同族,仕齊,曾任雍州刺史。後乘齊亂,篡而自立,在位四十八年。博學能文,勤政愛民。晚年信奉佛教,曾三次捨身同泰寺。後於侯景之亂時餓死,卒諡武,廟號高祖。著有《孝經義》、《中庸講疏》、《涅盤》、《大品》、《淨名》、《三慧諸經義記》等書,明人輯有《梁武帝御制集》。
除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根源。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翦草除根。」《三國演義》第七八回:「先飲麻肺湯,然後用利斧砍開腦袋,取出風涎,方可除根。」
山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野人家。《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山家小兒果攘背,太極殿前作虎視。」唐.杜甫〈從驛次草堂復至東屯茅屋〉詩二首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飯射麋新。」
鐵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鐵製的面具。《南史.卷八○.賊臣傳.侯景傳》:「見賊軍皆著鐵面,遂棄軍走。」
酬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應對、應答。《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傳上.吳平侯景傳》:「劉顯執卷策勱,酬應如流,乃至卷次行數亦不差失。」
陳霸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503~559)字興國,南朝吳興下若里(今浙江省長興縣)人。初仕梁,曾輔佐王僧辯討平侯景之亂。天成元年(555),殺僧辯,立敬帝,自為相國,封陳王。後受禪為帝,國號陳,都建業,在位三年,諡武,廟號高祖。
寄附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宋時,一種代人保管或出售物品的商鋪。類似後世的當鋪與寄賣商店。唐.蔣防《霍小玉傳》:「尋求既切,資用屢空,往往私令侍婢潛賣篋中服玩之物,多托於西市寄附鋪侯景先家貨賣。」
乞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求幫助。《晉書.卷一二八.慕容超載記》:「但自古乞援,不遣大臣則不致重兵。」《梁書.卷五六.侯景傳》:「豐水君臣,奉圖乞援;關河百姓,泣血請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