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8.57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尸走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篤學好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心勤學古代典籍。《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宗室傳.孫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使二府將吏子弟數百人就受業,遂立學官,臨饗講肄。」也作「篤信好古」、「篤志愛古」。
皇甫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15~282)字士安,幼名靜,自號玄晏先生,晉安定朝那人。年少游蕩不好學,為叔母之言所感,乃勤學不怠,遂博通百家之言。以著述為務,弟子多為晉之名臣。著有《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及《玄晏春秋》。
卷不輟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2>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3>,手不釋卷,每每定省4>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5>耳。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虞溥〈江表傳〉。 (2) 上: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3) 軍旅:軍隊。 (4) 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問好的禮節。 (5) 袁伯業:袁遺,字伯業,東漢汝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袁紹從兄...
斷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孟子幼時求學不長進,孟母於是截斷織布機上還未織成的布,以警惕他求學不可半途而廢。典出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一.母儀.鄒孟軻母》。比喻母親督子勤學。唐.駱賓王〈上袞州張司馬啟〉:「加以承斷織之慈訓,得銳志於書林。」也作「斷機」。
2.東漢樂羊子離妻求學,半途而返,其妻遂斷紡織機上的布,勸勉其夫專心向學。典出《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樂羊子妻傳》。比喻妻子勸夫勤學
刻骨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刻骨銘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這篇〈上安州李長史書〉是唐代詩人李白,在安州遊歷時寫給李(京之)長史自我推薦的書信,期望得到賞識而受到任用。在這之前,李白曾經得罪李長史,但李長史原諒了他,所以在書信中,他引用《世說新語.政事》:晉代王承任東海郡太守時,有一個人因為在老師家讀書讀到太晚,回家時犯了宵禁,王承就說:「鞭打像甯越一樣勤學的人來樹立威名,恐怕不是治理政事的根本之道。」於是派人送他回家。李白以這則故事來讚揚李長史的寬宏大量,並且表明會將李長史的恩德刻在骨頭,記在心上。後來「刻骨銘心」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感受深刻,難以忘懷。
手卷不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2>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3>,手不釋卷,每每定省4>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5>耳。余是以少誦詩、論,及長而備歷五經、四部,《史》、《漢》、諸子百家之言,靡不畢覽。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虞溥〈江表傳〉。 (2) 上: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譙人。有雄才,多權詐,能文學。起兵擊黃巾,討董卓,漸次剪削諸雄,自為丞相,拜大將軍。後卒於洛陽,子丕篡漢。追諡武帝,廟號太祖。 (3) 軍旅:軍隊。 (4) 定省:子女早晚向父母請安問好的禮節。 (5) 袁伯業:袁遺,字伯業,東漢汝南南陽人,生卒年不詳。為袁紹從兄...
螢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螢指晉代車胤借螢火亮光讀書的故事。雪指孫康利用雪光照映苦讀的故事。參見「映雪囊螢」條。後以螢雪比喻勤學苦讀。宋.辛棄疾〈水調歌頭.萬事一杯酒〉詞:「平生螢雪,男兒無奈五車何。」
和丸教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人柳公綽娶妻韓氏,曾和熊膽為丸,以訓其子仲郢,使其夜嚼以勸勤學。《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賢。」
走骨行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