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37.334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關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諫。《新唐書.卷二○○.儒學傳下.陳京傳.贊曰》:「區區之臣,冒顏而關說,難哉!」
兵連禍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載,王莽篡漢初期,匈奴因不服而發難。王莽為了樹立威信,打算以三十萬人,三百天份的糧食,討伐匈奴。將軍嚴尤上書勸諫說:「匈奴為害中國,從周朝、秦朝,一直到漢朝,已經很久了。漢武帝討伐匈奴,戰爭災禍連續不斷,拖延了三十餘年,造成國力疲耗,匈奴才因此受到懲治而心生畏懼。如今天下才剛底定,民力尚未恢復,如果現在還要開戰,實在是不堪負荷。」後來原文中的「兵連禍結」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指戰爭持續不斷,災禍接連而來。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崩」是指土石崩落,則土石之上的東西,必然隨之消解傾覆。「瓦解」則是指磚瓦破碎。磚瓦破碎可以再行修復,較之於土崩,相對損害程度較輕。在漢代,徐樂為勸諫漢武帝的窮兵黷武,所以曾上書談到當時的國家情況,分別用了「土崩」與「瓦解」這兩個語詞,加以說明二者的不同,藉此勸導武帝施政愛民。根據史書的記載,當時的社會實況是這樣的︰西漢自漢初的文景之治,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國力充沛。漢武帝雄才大略,即位後一改漢初無為而治的政策,進行了許多重要的改革,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統一貨幣,建立年號,繼續削藩、加強中央集權,並取消和親、主動出擊匈奴,使得漢朝聲威大振。但長期對外用兵,讓原本豐裕的國力消耗殆盡。為了應付...
放虎歸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來劉巴入蜀,益州牧劉璋見了劉巴,驚喜不已,每有大事就來詢問他。後來劉璋派法正去迎接劉備入蜀,劉巴勸諫說:「劉備是個英雄人物,入蜀必為害,不可請他來。」既入,劉巴又勸諫說:「如果派劉備去討伐張魯,是放虎於山林。」劉璋不聽。後來蜀地盡為劉備所得。 解釋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開門揖盜 相反詞斬草除根、除惡務盡 例句你不將犯人繩之以法,反而放虎歸山,危害市民,實在有違警察之職責。
捉影捕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得到,希望皇上不要再讓那些方士的胡言亂語影響您了!漢成帝聽了谷永的話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勸諫。後來「捕風捉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所做之事或所說的話毫無根據,憑空揣測。
涸澤而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盡其所有,不留餘地。
千金市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時郭隗以古人用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的骨頭為喻,勸諫燕昭王要禮遇天下賢士,則能為其效勞。見《戰國策.燕策一》。後用以比喻重金禮聘賢士,懇切求才的意思。宋.黃庭堅〈詠李伯時摹韓幹三馬次蘇子由韻簡伯時兼寄李德素〉詩:「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也作「千金買骨」。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馬與牛同槽共食一樣,賢愚不分。這也是周朝隱士鮑焦之所以對世道忿恨不平,對富貴毫不留戀的原因。因此他勸諫梁孝王,不要聽信小人的讒言,應該與賢臣們肝膽相照,共同治理國政。梁孝王在看了這封書信後,就派人把鄒陽放出來,並且成為他的貴賓。後來「放蕩」和「不羈」典源被合用成「放蕩不羈」,用來指豪放而不受拘束。又被用以形容行為放縱隨便,不加檢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勸諫、規諫。《左傳.閔公二年》:「昔辛伯諗周桓公。」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八上.滇遊日記八》:「見余過,故父子相諗而挽留余飯焉。」
眾口爍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所厭惡的,很少有不失敗的。這就是俗話所說:『眾心成城,眾口鑠金』的道理啊!」但是景王不接納州鳩的勸諫,反而認為他已經年老了,什麼都不知道。隔年,周景王駕崩,之後再也沒有人說大鐘的聲音好聽。後來「眾口鑠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口同聲,往往積非成是。而在漢朝應劭所著的《風俗通義》逸文中,另有一個關於「眾口鑠金」的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商人拿了一塊純金求售,可是所有的客人都說這塊金子不純,商人為了證明金子是純的,就把金子放到火裡鍛燒,因為「真金不怕火鍊」,來證明他所賣的金子的確是純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