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5.84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閉口不言。《漢書.卷六四下.賈捐之傳》:「夫後官盛色則賢者隱處,佞人用事則諍臣杜口,而文帝不行,故諡為孝文,廟稱太宗。」《文選.成公緩.嘯賦》:「于時綿駒結舌而喪精,王豹杜口而失色。」
移天易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逐惠帝。倫篡位,以秀為中書監、驃騎將軍...
壓倒元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寶曆年間,宰相楊嗣復在新昌里宅第宴請賓客,當時元稹、白居易皆在座,並於席上賦詩,而刑部侍郎楊汝士最後才把詩寫好,元稹、白居易觀看後為之失色。楊汝士大醉後回家對子弟說:「我今日壓倒元白。」見五代漢.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題名遊賞賦詠雜記》。後以壓倒元白比喻詩文作品超越當時名家。《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羨詩工,曰壓倒元白。」
不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形不利。如:「公司財報連年虧損,營運前景十分不妙。」《文明小史》第七回:「劉秀才不看則已,看了之後,大驚失色,曉得事情不妙。」
黯然無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黯淡而失去光彩。如:「面對眼前悽慘的景象,他不禁黯然無色,俯首不語。」也作「黯然失色」。
不中抬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華,別說那些女工方面的事,就她先前所吟的那段詩,就足以匹配得過。極力要促成他倆。這時唐三藏已經大驚失色,但任憑他們怎麼胡亂談論著,就是堅持而不屈從。幸而稍後唐三藏的弟子們已經找尋到此,這時那四老與赤身使者,以及仙女、女童都消失不見了,唐三藏也因此得救。後來「不識抬舉」被用來指責人不接受或不自知別人的禮遇優待。
篙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悉操舟技巧的船夫。唐.杜甫〈水會渡〉詩:「篙師暗理楫,歌笑輕波瀾。」《初刻拍案驚奇》卷一:「總因風伯太無情,以致篙師多失色。」
做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口發言、出聲。《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正在說話,只見慧生的家人連貴進來回話,立在門口不敢做聲。」《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傅知府聽了,面孔失色,做聲不得。」也作「則聲」。
車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子出巡時乘坐的馬車。後亦用為天子的代稱。《文選.鮑照.數詩》:「二年從車駕,齋祭甘泉宮。」《三國演義》第三回:「車駕行不到數里,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百官失色,帝亦大驚。」
移天換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當共誅討,虛承偽書,令公就第。漢魏以來,王侯就第寧有得保妻子者乎!議者可斬。」於是百官震悚,無不失色。 〔注解〕 (1) 趙庶人:司馬倫(?∼西元301),字子彝,西晉河內溫人,司馬懿之子。司馬炎稱帝,封琅邪郡王,後改封趙王。惠帝時遷征西將軍,鎮關中。氐羌反叛,徵還京師,尋拜車騎將軍、太子太傅。後納親信孫秀之言,待賈后殺太子,矯詔廢后,斬殺多位大臣,自命為相國,據兵權,驅惠帝,僭即帝位。齊王冏等起兵討之,兵敗,貶為庶人,後遭賜死。 (2) 孫秀:?∼西元301,字俊忠,西晉琅邪人。初為琅邪小史,累官於趙國,以諂媚自達。後受趙王倫寵信,與倫謀廢賈后,逐惠帝。倫篡位,以秀為中書監、驃騎將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