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所顧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都不懼怕顧忌。《晉書.卷六六.陶侃傳》:「稱肆縱醜言,無所顧忌,要結諸將,欲阻兵構難。」宋.蘇軾《應詔集.策略三》:「使其心無所顧忌,故能盡其才而責其威功。」也作「無所畏忌」。
披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降服的意思。《文選.沈約.應詔樂遊苑餞呂僧珍詩》:「函轘方解帶,嶢武稍披襟。」
安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定生活,安居。宋.蘇軾〈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臣竊度之,每州催欠吏卒,不下五百人,以天下言之,是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紅樓夢》第六九回:「你雖悔過自新,然已將人父子兄弟致于麀聚之亂,天怎容你安生。」
天姿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口快心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南宋末忠臣,江西吉水人。官至左丞相, 封信國公。德祐初,元兵入侵,天祥應詔勤王,奉使入元軍議和,被執。後脫歸,輾轉浙、閩、粵,繼抗元師,戰敗被執,拘燕三年,宋既亡,終不屈,遂被殺。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吟嘯集》。
悉心竭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才智和力量。宋.司馬光〈應詔言朝廷闕失〉:「執政者亦悉心竭力以副陛下之欲,恥為碌碌守法循故事之臣。」也作「悉心畢力」、「悉心戮力」。
警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惕勵鞭策。《文選.曹植.應詔詩》:「僕夫警策,平路是由。」
天香國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國色天香」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篳門圭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貧苦人家或貧苦人家居住的簡陋。參見「篳門圭窬」條。宋.蘇軾〈論積欠六事并乞檢會應詔所論四事一處行下狀〉:「雖有白圭、猗頓,亦化為篳門圭竇矣。」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學行釋褐禮,脫去粗布衣服而換穿官服。後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褐,音ㄏㄜˊ。 (7) 應制:即應詔,奉皇帝的詔命。 (8) 起居舍人:職官名。即古代右史記言之職。 (9) 知制誥:職官名。唐宋兩朝專掌內命,典司詔誥的官吏。 (10) 出典同州:出任為同州刺史。典,掌管。 (11) 中外:朝廷內外。 (12) 徊翔臺閣:歷任尚書多年。徊翔,來往出入。臺閣,朝廷、廟堂,指擔任顯耀官職。 (13) 赫奕:光明顯耀的樣子。指官位高貴。 (14) 聲色:淫靡的音樂與美色,泛指荒嬉娛樂之事。此指歌妓。 (15)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 (16) 乞骸骨:請求告老還鄉。舊稱大臣辭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