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61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行的法典。《北史.卷六三.蘇綽傳》:「帝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晉.范甯〈春秋穀梁傳序〉:「信不易之宏軌,百王之通典也。」
舉軍盡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全軍覆沒」之典源,提供參考。 #《魏書.卷三五.崔浩列傳》是年,議擊蠕蠕,朝臣內外盡不欲行,保太后固止世祖,世祖皆不聽,唯浩讚成策略。……既罷朝,或有尤浩者曰:「今吳賊南寇而舍之北伐。行師千里,其誰不知。若蠕蠕遠遁,前無所獲,後有南賊之患,危之道也。」浩曰:「不然。今年不摧蠕蠕,則無以禦南賊。自國家并西國以來,南人恐懼,揚聲動眾以衛淮北。彼北我南,彼勞我息,其勢然矣。比破蠕蠕,往還之間,故不見其至也。何以言之?劉裕1>得關中2>,留其愛子,精兵數萬,良將勁卒,猶不能固守,舉軍盡沒。號哭之聲,至今未已。如何正當國家休明之世,士馬強盛之時,而欲以駒犢齒虎口也?……」 〔注解〕 (1)...
抱獨守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守殘保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小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道人自稱的謙詞。《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小行不會,俺師父善能治水。」元.楊訥《西游記》第一七齣:「小行與娘娘驅兵將作朝臣,你饒了俺師父者。」
早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說什麼、哪裡是。常放在所引成語、俗諺前,表示否定或反詰。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一折:「指望他玉堂金馬做朝臣,原來這秀才每當正軍。我想著儒人顛倒不如人,早難道文章好立身。」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早難道侯門深似海,兩步那為一驀。」
保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抱殘守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抱殘守缺」原作「保殘守缺」。劉歆,字子駿,為漢代學者,繼父業,整理六藝群書,編成《七略》。對經籍目錄學具卓越貢獻,為中國目錄學之始。哀帝時,劉歆建議古文經傳立於學官,博士、朝臣反對,於是他致書太常博士,極力陳述自己的主張說:幾經朝代興迭,戰火洗禮,導致現今流傳的經文內容殘缺脫落、錯誤很多。我朝開朝以來陸續發現如《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
舛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傾軋、違背。《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朝臣舛午,膠戾乖剌,更相纔愬,轉相是非。」
束手無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束手無策」。見「束手無策」條。01.《聊齋志異.卷七.鞏仙》:「登樓共視,則葛端繫櫺上;欲解援之,則葛細不堪用力。遍索道人已杳矣。束手無計,奏之魯王。」02.《綴白裘.六集.卷二.倒精忠.刺字》:「孩兒非為別事,只為近日邊報到來,道金兵入寇,攻破汴京,二聖被擄,朝臣束手無計。」
廷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臣子在朝廷上對國君公開諫諍。《北史.卷一八.魏景穆十二王列傳下.安定王休》:「當獻文將禪,可謂國之大節,康王毅然廷諍,德音孔昭,一言興邦,斯之謂歟!」唐.杜甫〈壯遊〉詩:「斯時伏青蒲,廷諍守御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