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民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挾勢弄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倚仗威勢,玩弄權力。清.洪昇《長生殿》第三○齣:「只想我在生所為,那一樁不是罪案。況且弟兄姊妹,挾勢弄權,罪惡滔天,總皆由我,如何懺悔得盡!」
六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君、臣、父、子、夫、婦。《莊子.盜跖》:「疏戚無倫,貴賤無義,長幼無序,五紀六位,將何以為別乎?」《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桓玄肆僭,滔天泯夏,拔本塞源,顛蹶六位,庶僚俛眉,四方莫恤。」
倒海排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排山倒海」之典源,提供參考。 #袁山松《後漢書》(據《太平御覽.卷九二.皇王部.孝獻皇帝》引)1>獻帝崎嶇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嶮岨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2>始於勤王3>,終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負鼎而趨4>。然因其利器,假5>而不反,迴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呼莊生之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之門,仁義在焉?」信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魏書.卷五四.高閭列傳》。 (2) 曹氏:即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瞞,東漢沛國...
苟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暫求一時的生存。《晉書.卷八五.劉毅傳》:「往年國難滔天,故志竭愚忠,靦然苟存。」
閼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壅塞。漢.趙曄《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帝堯之時,遭洪水滔滔天下沉漬,九州閼塞,四瀆壅閉。」
靜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書經.堯典》:「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眾望有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校績論功,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彫弊之餘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者也?」
迴山倒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排山倒海」。見「排山倒海」條。01.《太平御覽.卷九二.皇王部.孝獻皇帝》引袁山松《後漢書》:「曹氏始於勤王,終至滔天,遂力制群雄,負鼎而趨。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迴山倒海,遂移天日。」(源) 
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民、百姓。《書經.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文選.曹植.與楊德祖書》:「猶庶幾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