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2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儒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服膺儒家學說的人。後泛指讀書人。《墨子.非儒下》:「今孔某之行如此,儒士則可以疑矣。」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龍虎也招了儒士,神仙也聘與秀才,何況咱是濁骨凡胎。」
回春妙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宋.蘇軾〈浪淘沙.昨日出東城〉詞。詞裡描述蘇軾在冬天將盡之時,出門感受春天是否已經到來。一看人家牆頭上的杏花已呈暗紅,柵欄內的花都含苞待放,顯然春天早已來到。詞中的「回春」是指冬盡春來,大地又充滿生機,可借以比喻重獲生機。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妙手回春」,比喻醫師的醫術高明,能治好重病。
稔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妍豔麗的美色。《董西廂》卷一:「臉兒稔色百媚生,出得門兒來慢慢地行。」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只為畫眉的張敞風流,擲果的潘郎稔色。」
矮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低矮的圍牆。《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轉過山懷中,隱隱露出一帶黃泥築就矮牆,牆頭皆用稻莖掩護。」
地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忽然見牆頭上伏著一個怪物,手裡拿著一個糖鑼子,噹噹的敲了兩下,那一堵牆,就像地動一般,滑喇的憑空倒了下來。」
去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場所、處所。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俺這裡不是嬴姦買俏去處。」《儒林外史》第一回:「此番到大邦去處,或者走出些遇合來也不可知。」
承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奉命。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他承宣馳驛奉官差,來這裡和買花栽。」
牆花路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牆頭花,路邊柳,可任人隨手攀折。比喻娼妓。元.喬吉《揚州夢》第一折:「他不比尋常間牆花路柳,這公事怎肯甘心便索休,強風情酒病花愁。」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前腔〉曲:「風流。恩情怎比,牆花路柳。」也作「路柳牆花」、「牆花路草」。
多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意中人,女子對愛慕者的稱呼。《董西廂》卷七:「憶多才,自別來約一載,何日裡卻得同諧!」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一見了多才,口兒裡念,心兒裡愛。」
偷寒送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暗中撮合男女私情。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釘靴雨傘為活計,偷寒送暖作營生。」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枉罵他偷寒送暖小奴才,要這般當面搶白。」也作「送暖偷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