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3.2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吉第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敘利亞開迪族(Kaidi)在年度節慶演出之舞蹈。表演者起先演出一場模擬戰爭,攀岩石而上,將自己懸於虛克阿迪廟(Sheik Adi),再把橡樹枝條放進槍口向空中發射,這場射擊持續三十分鐘;之後他們降落,再度向空中射擊。接著在庭院裡於酋長面前表演武舞,酋長與族裡的祭司和長老們立於階梯頂端;舞蹈結束時,有一頭公牛被帶到寺廟外,開迪族飛奔運送這頭牛給他們教派的教主,婦女們則悲傷喊叫不已。吉第部落的儀式官卡威(Cawell或Cowell)演奏鈴鼓和橫笛並負責搬運聖餐。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孟尼,瑪堤爾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現代舞蹈家、編舞家。曾在Angers「國家現代舞中心」隨法伯(Viola Farber)學習舞蹈。1982年,加入法伯的舞團。1983-1985年,加入威瑞(François Verret)的舞團,同時也為「巴黎劇院」編舞實驗小組(G. R. C. O. P.)編舞。1984年,她和杜如瑞(Jean-François Duroure)合作,以雙人舞《Pudique Acide》獲得國際間的佳評。翌年,兩人再度合作為「法國青年芭蕾舞團」編作《史都華皇室》(Royal Stewart)和為「里昂舞蹈學院」編作《Extasis》,這兩個作品都十分地成功。同時,她又以《直接了當》(Cru)一...
Le Cenam《La danse en France》、Danse à Lille《Ellipses regards sur 10 chorégraphes contemporains témoignages sur une décennie de danse》1993、M. Michel & I. Ginot《La danse au xxe siècle》1995.
斯寇堤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斯寇堤舞》是歐洲《莎底士舞》(Schottische)的菲律賓版本,它為一種社交舞蹈,於1850年傳進菲律賓,利用踏、併、踏、跳的歐洲莎底士舞方式。《寇堤斯舞》(Chotis)則為民俗版,利用簡易的跳法:〈踏〉、〈擦〉、〈踏〉、〈擦〉、〈踏〉、〈踏〉、〈踏〉、〈停〉;音樂與波卡爾(Polka)相似,只不過演奏稍慢。在卡匹茲(Capiz)山脈的潘尼坦(Panitan)和塔帕斯(Tapas)城鎮裡,當地人民有個習慣,就是新居落成時為考驗其堅固性,要在喬遷之宴上跳《寇堤斯舞》,此舞是在快速節奏下單腳跳,當很多人一起跳時,房子會受震動,亦可測試其耐受力。
《An Essay on the Spanish Influence on Philippine Dance》.
賓浩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賓浩斯(1850~1909)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聞名的實驗心理家之一,曾肆業於哈勒(Halle)與柏林大學,一八七三年獲波昂(Bonn)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成名於馮特(W. Wundt, 1832~1920)實驗室之感覺實驗,後特別從事記憶研究 ,製出「無意義音節測驗」(nonsense syllable test),在二十世紀前三十年盛行一時;後又製出「文句完成測驗」(sentence completion test),應用頗廣。
  賓浩斯用客觀實驗法研究學習與記憶,其研究結果發表於一八八五年之[記憶]一書中。一八九四年後至布勒斯勞(Breslau)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至...
誕樹封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每位元代表一種通信協定所成的封包,若將每一選項位元想像成不同顏色的燈泡,則不難知其命名的由來。
路撒冷之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世紀時期歐洲教會的儀式舞蹈,特別指在教堂內螺旋形地面圖案上緩慢行進的聖歌舞蹈。法國、義大利、英國和德國的教堂,目前仍可發現其本堂的地面,用磁磚或馬賽克拼成螺旋圖案的圓形迷宮,法國沙爾特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迷宮,直徑甚至達四十呎。聚會時就在這樣的迷宮圖案上,大家跟隨儀式主持人,沿著彎曲的路徑行動,自然跳著行進舞蹈。領舞者必須注意:一、步伐的頻數,二、迷宮的路徑與分界線,三、聖歌的音樂形式,務求動作與聖歌和諧一致,尤其要注意在最後一個音節,踏上最後一步,抵達迷宮的中心點。那象徵一趟神秘之旅,穿越撒旦領域,最後終於勝利抵達路撒冷或天堂。十四世紀的裴洛塔舞(Peiota)...
Gerald Jonas《DANCING The Pleasure, Power, and Art of Movement》1992.
費爾,傑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女作曲家,生於巴黎,卒於巴黎,巴黎音樂學院畢業,與歐瑞克(F. Auric, 1872-1952)、奧內格(A. Honegger, 1892-1955)和米堯(D. Milhaud, 1892-1974)同學,她成為六人團(Les Six)之一份子。受到薩悌(E. Satie, 1866-1925)的影響,她的作品風格簡潔,充滿法國巴黎流行時尚的風味。曾和「瑞典芭蕾舞團」合作。與舞蹈有關的作品:芭蕾《鳥販》(Le Marchand d´Oiseaux, 1923)、編舞波林(J. Börlin, 1923)。《巴黎 ── 魔力》(Paris-Magie, 1948)。
謝佛,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法國作曲家,生於南錫(Nancy),工藝技術學院畢業,在法國電台技術部門工作。1948年創作了一系列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1951年成立具象樂團與不同的作曲家合作演出。1960年以後,他專心於教學、研究及寫作。他的音樂風格以實驗科技音樂為主。與舞蹈有關的作品:《一個人的交響曲》(Symphonie pour un Homme Seul,與P. Henry合作,1950)、編舞貝嘉(M. Béjart, 1955)、肯寧漢(M. Cunningham, 1952)。《島》(Inseln)、編舞波姆(Bohmer, 1973)。《鐵路上的夜曲》(Nocturne...
瑟給夫,康士坦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編舞家、芭蕾教師及波修瓦芭蕾舞團(Ballet du Bolchoi)的藝術指導。他生於聖彼得堡,十四歲才開始學舞,他私下隨西蒙.瑟蒙諾夫(Simon Semenoff)習舞,晚上還在芭蕾班進修,稍後考進列寧格勒舞蹈學院學校(the School of the Leningrad Choreographic Institute)。他首次獻藝是在一個由喬瑟夫.柯謝辛基(Josef Kschessinsky)所帶領的巡迴舞團中演出,以十八歲之齡就開始在古典舞劇中擔任要角,演出《天鵝湖》(Swan Lake, 1950),《吉賽兒》(Giselle)。經過兩年的磨練,瑟給夫獲得...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
烈娜妮,皮琳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籍芭蕾伶娜,在米蘭隨Beretta習舞,稍後在聖彼得堡隨約翰生(Christian Johansson)與尼可萊.雷加(Nicolai Legat)習舞,1880年擔任米蘭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舞者,1892年升任首席芭蕾伶娜,1888年起經常在倫敦阿罕布拉劇院(Alhambra)作定期演出,1893-1901年擔任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Maryinsky)首席芭蕾伶娜,成為裴堤帕許多舞作中的女主角,並獲得最高首席芭蕾伶娜(prima ballerina assoluta)的榮譽頭銜,經常應邀赴巴黎與馬德里演出,退休後返回義大利,當斯卡拉歌劇院(La Scala)的考試官...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y Clarke &Clement Crisp《Ballet An Illustrated Histiry》1973、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lexander Demidov《The Russian Ballet Past & Present》197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