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覆。《莊子.天道》:「往見老,而老不許,於是繙十二經以說。」
孔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也稱為「孔子」。
甕裡醯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醯雞,酒甕中生的酒蟲。語本《莊子.田子方》:「孔子見老。……孔子出以告顏回曰:『丘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後以甕裡醯雞指見聞狹隘、眼光淺薄的人。《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裡醯雞,安有廣見。」也作「醯雞甕裡」。
不暇暖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無黔突:沒有因炊爨而熏黑的煙囪。形容人奔波忙碌,汲汲於行道。黔,音ㄑ|ㄢˊ,熏黑。突,灶突,即砌在灶上的煙囪。 (4) 墨子:墨翟(西元前501∼前416),戰國時魯人,提倡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現存有《墨子》一書,是墨家思想的代表。 (5) 無...
透古通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博古通今」之典源,提供參考。 《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孔子謂南宮敬叔1>曰:「吾聞老2>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今將往3>矣。」對曰:「謹受命。」遂言於魯君曰:「臣受先臣之命,云孔子,聖人之後也,滅於宋。其祖弗父何,始有國而授厲公,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鼎銘曰:『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粥於是,以餬其口。其恭儉也,若此。』」臧孫紇有言:「聖人之後,若不當世,則必有明君而達者焉。孔子少而好禮,其將在矣。」屬臣曰:「汝必師之,今孔子將適周,觀先王之遺制,考禮樂之所極,斯大業也,君盍以乘資之,臣請與往。」公曰:「諾。」...
參差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參差不齊」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揚雄《法言.序》仲尼1>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諸聖2>,譔〈重黎〉、〈淵騫〉。 〔注解〕 (1) 仲尼: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 (2) 一諸聖:完全以聖人之道來衡量。,同「概」。〔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
噬臍無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噬臍何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噬臍莫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噬齊」同「噬臍」。要人用嘴咬自己的肚臍,是做不到的事。根據《左傳.莊公六年》記載,楚文王出兵攻打申國,路經鄧國時,鄧祁侯因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於是設宴款待。這時騅甥、甥、養甥三人請求鄧祁侯趁機殺了楚文王,他們認為將來滅掉鄧國的人一定是楚文王,如果不儘早動手,以後再後悔,就來不及了。但是鄧祁侯不答應。結果莊公十六年,楚文王出兵滅掉鄧國。後來「噬臍莫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後悔已遲。「噬臍莫及」完整語形見於明朝焦竑《玉堂叢話.卷七.規諷》:「宜鑒覆轍,為宗社生靈永遠之謀,失今不圖,噬臍莫及。」意思是:為了人民社稷著想,要避免重蹈覆轍,...
博古知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廣博,學識豐富,通曉古今之事。《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吾聞老博古知今,通禮樂之原,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也作「博古通今」、「通今博古」。
太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盛之世。《史記.卷二.夏本紀》:「天下於是太平治。」《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伏柱史,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也作「泰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