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背蝠鱝或蝠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obula tarapacana (Philippi, 1893)
體盤極寬,寬度為長度的1.8倍,前緣稍凸出,後緣則凹入。頭寬而扁。吻下鰭與胸鰭分離,向前延伸且向外捲。眼位於頭側。口裂位於頭部腹側。上下頜齒小而數目多,呈鋪石狀排列。噴水孔位於胸鰭前緣下方,背鰭1枚,基底末端與胸鰭後角相對。尾不具棘,長度長於體盤長。福馬林浸泡後體背部棕色,腹面白色。
台灣附近海域
中表層棲息種類,濾食性。
可由延繩釣或鏢刺漁獲。魚肉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鱝科或燕魟科(Family Myliobatidae),Eagle Rays
鐵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礦物名,成分為含水氧化鐵。是含鐵礦物風化後形成的次生鐵礦,呈結核狀、乳狀、土塊狀出現。顏色為或黑色,是產量最豐富的鐵礦之一。
狐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Eulemer fulvus (E. Geoffroy, 1796)
頭軀幹長38~50公分,尾長46.5~60公分,體重2.1~4.2公斤,頭圓、耳小,鼻吻裸露無毛,眼上方有白斑,體色,腹部毛色較淡。與環尾狐猴屬不同之處在於,無腕部腺體而有肛門腺,第三上下臼齒小,和其他齒外型的特化。
馬達加斯加、科摩洛島。
主要棲息於森林中,但也可在干擾地區出現,樹棲性,極少到地面活動,主要在白天活動,偶而也在夜晚短暫活動,食物包括花、果實、葉和樹皮,很少吃昆蟲;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覓食距離有限,僅約125~150公尺,但在科摩洛島的覓食距離可達450~1,150公尺;群居性,群體之間有領域性,一群約4~17隻,群體活動範圍從7~14公頃不等,族群密度可達每平方公里900~1,000隻,但是在干擾地區的族群密度很低;交配季節在4~6月,小猴在8~10月雨季開始時出生,發情週期1個月,懷孕期117天,每胎生1~2仔,出生時體重約60~70公克,出生後4週內,小猴緊抱母猴腹部,之後改為騎坐在母猴身上,548天性成熟,圈養...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靈長目(Order Primates)
狐猴科(Family Lemuridae)
藏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真才實學而身處寒微的人。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一折》:「且沉山瘞影,被藏輝。高挂著馮驩囊裡鋏,牢收了朱亥袖中鎚。」也作「被懷玉」。
長腳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外形體色類似巨長腳蜂,但體型較小,體色較暗,從側面看,臉頰寬度通常等於或略小於複眼,前伸腹節中央常有黑縱紋。身體暗紅色,無淡色斑紋。雌蟲黑色部位包含觸角鞭節,前伸腹節中央的細縱紋以及第1腹節基部。雄蟲體色較淡,呈暗橘紅色,中胸背板黑色,有兩條紅色縱紋;胸部側面有兩塊不規則黑色縱斑,前伸腹節中央的黑縱紋較雌蟲寬,約佔前伸腹節背面寬度的1/3。工蜂體長20~26mm。
斑帶天竺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橢圓,高而側扁。前鰓蓋脊平滑,邊緣呈鋸齒狀。側線完全,延長到尾鰭。具鋤骨齒。臀鰭基底長;尾鰭頂端微凹。胸腔及肛門附近有發光器。D. VI+I,8;A. II,15-17;P. 14;Ll. 28;Pred.S. 5-6;GR. (4-8)+(14-18);BD. 2.3-2.5,HL. 2.6-2.7 in SL。體銀白,散布黑色素胞;體側具有20-23條的橘紅色窄曲橫紋,鰓蓋瓣後方側線下方的前2條窄曲橫紋有時會擴散延長而形成一形狀不規則的寬橘紅斑。頰部具暗點,有時會擴大而形成頰斑。尾柄眼點經常大且易區別,有時呈擴散狀,或稍淡而不顯。由吻端到眼前緣有黃線,其上下各有一藍紋延伸至眼上下緣。原...
森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ylocichla mustelina
體長19公分,頭頂栗紅色,背部至腰為棕色,翅橄欖色,有一明顯的白色眼圈,耳羽黃白色,上有黑色細橫斑。下腹白色,於頰、胸及脅邊有大塊的黑色斑點。腳肉色,下嘴為淡橙色。雌雄羽色相同,亞成鳥翅膀的覆羽有明顯的淡色羽緣。
分布於美洲,於北美洲東北繁殖,冬季遷移至美國南部至中美洲及哥倫比亞北部度冬。
棲息於森林底層、潮溼灌叢或香蕉園,多單獨在地面及倒木間跳躍,尋找落葉層中的昆蟲、無脊椎動物、果實為食。善鳴唱,繁殖時以歌聲求偶並建立領域。巢為精緻的杯狀,築於灌叢及低矮的樹上,以藤蔓及葉組成,外表以泥土固定,每窩本3~4枚藍白色的卵,上有少量色斑點,由雌鳥孵蛋,而雌雄鳥一同餵食。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鶇科(Family Turdidae)
鱗蘑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菌傘直徑5-20公分,幼時半球形至透鏡形,成熟後平展。表面(灰)白 色,有色鱗毛,在菌傘中央較密集,所以色深,傘緣平整。菌肉厚實,白 色,受傷後變紅色。菌褶離生、緻密,有小褶,幼時白色,漸變為粉紅色、 紫黑色。菌柄圓柱狀,基部有時稍粗,約8-15 × 1-3公分,表面光滑,白色, 常帶有紅色,受傷後變黃色,且有酚的氣味。菌環白色膜質,厚,指環狀, 表面氈狀。孢子橢球形,4-6 × 3.5-4.5微米,平滑,黑色。 棲地:林地下單生、散生或呈小群。

冠羽畫眉﹝頭鳳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uhina brunneiceps
長12~13公分,雌雄羽色相同,頭上具色羽冠,身體背面、翼及尾羽橄欖灰至暗色,頭部、喉及胸腹污白略帶黃色。頸側有一黑色弧線,與過眼線及顎線連成三角形,另喉胸具黑色細紋,脅有栗色縱斑,腳黃色。雌雄羽色相同。
分布於亞洲東部之台灣,為特有種,普遍分布於海拔700~2,800公尺的闊葉林帶,以中海拔最為普遍。
生性活潑好動,成群嘻鬧活動於森林中層或灌叢,冬季會降遷至低海拔山區,與其他小型鳥類如山雀或畫眉科鳥類混群。主食昆蟲、果實及花蜜。鳴聲為「吐米酒─」,但一群中只有最優勢的雄鳥才會作鳴唱,其餘叫聲多而富變化。繁殖期制度屬合作生殖,由3~6隻個體共同於樹枝上築巢,一起撫育下一代;巢碗狀,每窩產4~7顆卵,一繁殖期可築數巢。
鳥綱(Class Aves)
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
畫眉科(Family Timillidae)
雙冠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Basiliscus vivitatus (Weigmann, 1828)
體色以色為主,兩側各有1條淡黃色縱行條紋,雄蜥之頭部及背部延伸至尾,亦各具一明顯之脊冠,但其脊冠卻未若綠雙冠蜥者那般大,雌蜥則不具脊冠,身長最大接近75公分。
中美洲
日行性卵生,其習性與綠雙冠蜥類似,生活在熱帶雨林,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靠水邊枝葉茂密的樹叢或灌叢間;亦為雜食性,會吃昆蟲、蝸牛、魚、青蛙、小蜥蜴及植物的花果;當遇到敵人必需逃跑時,它也會能雙腳站立的姿勢在水面奔跑。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美洲鬣蜥科(Family Iguanidae),Iguan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