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候選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選舉時通過檢,等候選民投票圈選的人。如公職候選人。
惇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仁厚的樣子。《後漢書.卷四一.第五倫傳.論》:「第五倫峭為方,非夫愷悌之士,省其奏議,惇惇歸諸寬厚,將懲苛切之敝使其然乎?」
品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部類的題目。《後漢書.卷六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學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常指大學以上學生,於學分修習完畢後,具有某種程度的專業常識,經有關的學術機構可而授予的學術資格。我國學位分學士、碩士、博士三種。
標同伐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伐異黨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逮桓靈之閒,主荒政繆,國命委於閹寺,士子羞與為伍,故匹夫抗憤,處士橫議,遂乃激揚名聲,互相題拂,品公卿,裁量執政,婞直之風,於斯行矣。 〔注解〕 (1) 武帝: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前87),在位時文治武功鼎盛。改變漢初以來沿用的黃老治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2) 霧會:喻眾多的人、事物集聚一起。 (3) 石渠:西漢皇帝用來藏書的閣名。為蕭何所造,位於長安未央宮殿北。 (4) 分爭:分異爭奪。
林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聚集的地方。《文選.班固.典引》:「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肴仁誼之林藪。」
審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機關的會計帳簿與紀錄,以客觀與科學的方法作有系統的審檢查,以確定其正確性與合法性。
良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優秀或稱職的史官。《後漢書.卷四○.班彪傳下.論曰》:「議者咸稱二子有良史之才。遷文直而事,固文贍而事詳。」《文選.曹丕.典論論文》:「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
壯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由3>。傲百氏,薎4>王侯。風情張日5>,霜氣橫秋6>。或歎幽人長往,或怨王孫不遊。談空空於釋部,玄玄於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注解〕 (1) 移:一種類似文告的文體,用來表彰移風易俗的想法。 (2) 巢父:相傳為唐堯時的高士,山居而不營世利,以樹為巢,而寢其上,故稱為「巢父」。 (3) 許由:字武仲,生卒年不詳。上古之高士,陽城槐里人。據傳帝堯以天下讓之,不受,隱于箕山;堯又欲官之,由謂其言汙耳,乃洗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 (4) 薎:音ㄇ|ㄝˋ,輕視。 (5) 風情張日:風度情調如張射的日光;亦可解為志氣比日高。 (6) 霜氣橫秋: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