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207.2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交換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步名。踵交換步是先做踵步接著做交換步。〔見Two Step與Heel and Toe Ste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tenodactylus vali (Thomas, 1902)
背部黃褐色或粉黃褐色,腹部毛色較淡,通常灰色或白色,尾短;頭軀幹長16~20.8公分,尾長1~2.5公分,平均體重174.5公克。
摩洛哥南部到利比亞西北部。
棲息在溫暖的石坡和亞熱帶沙漠,遇警時會衝進石縫躲藏,但曾有報導指出牠們也會有裝死的行為,植食性,幾乎不喝水,但從所吃的植物中得到水分;群居性,一群有1~2隻雄鼠,數隻雌鼠,族群密度每公頃10~20隻,2~6月生產,雌鼠一年生1胎,發情週期23.4天,懷孕期56天,一胎1~3仔,出生時體重20公克,有毛、睜眼,可以自由活動,幾週後斷奶,通常要9~12個月長成成體體型,圈養下壽命5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囓齒目(Class Rodentia)
鼠科(Family Ctenodactyl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蝎虎軀幹長約4公分,最大全長可達8公分,身體主要以褐色為主,體色深淺會隨環境而改變。由體背延伸到尾部的深色斑有時會形成波浪狀或V型斑塊,體側邊暗色斑常形成由吻端經過眼而延伸至尾巴基部的縱帶,尾巴底面扁平且邊緣鱗片特化為細刺狀。四肢指下有指瓣兩列,第一指不具爪且第三、第四指間具蹼狀膜。鳞蝎虎是一種孤雌生殖的壁虎,以卵生方式進行生殖,一次會產下兩枚卵殼緊密相連的卵。
屈拇長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剖學名詞。起始於腓骨後側,終止於大拇下方,有蹠屈以及內翻屈曲拇之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enodactylus sthenodactylus (Lichtenstein, 1823)
成體全長最大約有10公分左右;頭大,眼大,瞳孔垂直型,身體細瘦,腳瘦長型,下沒有似吸盤的皮瓣,但有利爪;體色變化大,通常以褐色為厎,上有淡色及暗色的斑點,其中暗色斑點常相互連結,而形成網狀斑紋,尾部具有淡色的橫斑。
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及伊拉克一帶。
喜棲於乾燥地區,如半沙漠的礫漠區,白天則躲藏於石頭下或岩石隙縫中;夜行性,以昆蟲及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當休息時狹虎有伸展四肢將腹部貼在地上的特殊姿勢,捕食時則有抬起尾部作波浪狀擺動的習慣,而逃命時則會拖著尾巴快跑;於氣溫低於20℃的12~1月期間,狹虎會進入冬眠;當於繁殖期時雄壁虎會接近雌壁虎,並發出尖銳的哨聲,交配後雌壁虎大多會石下土中產下1、2顆白色的卵,約75~80天後孵化,剛出生的小壁虎約有3~3.5公分。
T0000000608--有鱗目(Class Squmata)
T0000000614--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T0000000615--守宮科(Family Gekkonidae),Geckos
沙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ondrodactylus angulifer Peters, 1870
全長約13~16公分;體色變異很大,但大致以淡橙色到赤褐色為底色,上雜有不規則具暗色周緣的白斑,體背面覆有許多大型顆粒狀疣鱗,吻端鈍圓,前腳為粗壯形,腳腹面覆有粒狀鱗片,有利於挖掘洞穴。
非洲西南部到南部。
生活於沙漠地區,屬夜行性,白天躲藏於石頭下或地下洞穴中,以小型節肢動物為食,捕食時喜伸直前腳將身體撐起,靜待獵物接近,每年10~1月為其繁殖期,每次可產1、2個卵,約45~60天後孵化;本種對人類並無害處,但當地農民總是認為牠有毒,而加以殺害。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守宮科(Family Gekkonidae),Geckos
外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醫學名詞。拇向外偏移之畸形。嚴重拇外翻時大拇與第二骨重疊,第一蹠骨頭內側可能會產生增殖性骨變化,引致壓力增高,經常會出現壓痛感,附近部位會變紅。拇外翻為舞者職業病,其原因大致為: 足部和足踝前傾造成體重置於足關節上,沒有平均分配於整個足部; 髖關節外轉技巧不好 芭蕾蹎立動作時舞鞋不合。
賽氏短百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的羽色難以分辨其差異。具有黃褐色細喙,頭頂及背面為沙棕褐色具有黑褐色羽軸紋,頭頂及頸後的黑褐色縱紋較細,背部的黑褐色縱紋較寬粗,眼周圍為淡黃白色,虹膜褐色,眉紋不顯著,耳羽沙棕色,頦及喉為污白色,喉側具有黑色粗縱斑,翼上覆羽灰棕色,飛羽黑褐色具淡棕色羽緣,尾上覆羽棕黃色,尾羽黑褐色具有大塊的白色端斑,最外側一對尾羽為白色,胸為白色帶有栗褐色縱紋,腹、脇及尾下覆羽為污白色,腳肉色。
形軸孔珊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珊瑚體由粗短分枝構成,分枝直徑約1~3 cm,分枝密集分布或互相癒合成板葉形,尖端的軸珊瑚石較大,直徑約3~8 mm,分枝側面的珊瑚孔為短管狀,開口二分,呈環狀排列。群體形態變異甚大,包括分枝和珊瑚孔形態,在不同環境皆有差異。生殖型式為雌雄同體、排放型。生活群體大多呈綠、藍或褐色,分枝尖端呈粉紅、紫或乳黃色。
黃腳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喙黃色,虹膜淡黃色,頭頂至頸後為黑褐色,具黃棕色羽緣,臉與頸側為黃棕色綴有黑色細小斑點,背、腰及尾上覆羽為灰褐色間雜黑色及棕色斑紋,初級飛羽與次級飛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緣,三級飛羽及覆羽黃棕色帶黑色圓斑,喉黃白色,胸及腹紅褐色,兩具有黑色圓斑,尾下覆羽淡棕色,腳黃色。雌鳥外形與雄鳥類似,但體型較大,羽色亦較雄鳥鮮豔,同時腹面羽色較深。